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广西南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广西南边

广西南边

广西省南部边境为中国与外国接壤的一部分边境分界线。清代在此划边分界并设兵防守。《清史稿·兵志》: “广西南边: 绵亘千余里,原设隘所109年,分卡66处,与越南之谅山、高平、宣光等处接壤。丛山密箐中,小径咸通。镇南关至龙州一路,地较宽平,为中越商旅通衢,东出太平、南宁,西出归顺,镇安之总江。自龙州以东,下水直达梧、浔,有建瓴之势。历朝南藩向化,自清初至道光、咸丰间,惟于龙凭营所辖水陆各隘口,以戎兵及沿边土司协力防守。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令冯子材等就戎所之镇拣选各营,分布各隘,是为防军守边之始。迨法越战事起,边氛日亟,征调频烦,兵无久驻之地。光绪十二年 (公元1886年),中、法款议既成,两广总督张之洞以镇南一关,钤辖中外,固属极冲之地,即镇南关之中、后、左、右各路,亦须分设防关。以内之关南隘及凭祥土州为中路。自关以东,明江厅辖之由隘,宁明州辖之罗隘,思陵土州辖之爱店隘, 上思州辖之百隘、 剥机隘为东路。 自东以西龙州厅辖之平西关、水口关,下冻土州辖之布局隘、梗花隘,归顺州辖之频峒隘、龙邦隘,镇安厅辖之猛峒隘、剥淰隘、百怀大隘等为西路。以上各隘,咸增兵屯守。以12营防镇南关中路,以4营防东路,6营防西路。其道路宽者筑台置炮; 路窄者,设卡浚濠; 甚僻者,则掘断径路,禁阻往来。豫造地营。无事则操练,有警则征调赴援。广西提督由柳州移驻龙州,以控制夷。而边境过长,贵能扼要。关前隘为谅山来路,罗隘为间道所通,归顺之龙邦隘,镇安之那坡隘,分扼牧马、保乐夷寇来路,由隘当文渊之冲,即龙州后路,下冻土州通镇边声息,令驻边各将领,加宜严防。旋督臣张之洞以沿边之新太协、上思营、镇安协各营兵,或改勇补兵,或裁兵留勇,各就所宜,即分防之举,为并省之谋。十三年,复移驻镇、道各员,以资分任。二十三年,谭锺鳞因边境迤长凡1700里,仅持营汛,终嫌单薄,乃扼要建筑炮台。原有防军20营以分防见少,每营止能抽拨二棚驻炮台。二十六年,苏元春因南、太、泗镇及上思,归顺4府2厅州,皆为边地,勇丁数仅万人,凡三关百隘,沿边炮台皆须防守。乃以新募调赴江南之5营,并抽调边军5营,合成10营,为巢办沿边游勇土匪之用。三十年,柯逢时令各州县增募勇丁8千余人,给以毛瑟后膛枪,以佐防军,并令各属劝民间多筑碉堡籍御外侮。三十一年,李经羲以广西沿边,全恃防军,近年边防大军,专驻龙州训练,而南、太、镇等郡,以迄滇边,无复边营踪迹,客军又撤回过半,乃酌增防营,募土著亲兵,就地防御。盖广西制兵旧额62000余人。自同治四年 (公元1865年) 以后,屡加裁汰,由制兵而趋重防军。法越事起,于边地防军,尤为注重。至光绪季年,改练新军非复防营规制矣。”

☚ 广西水师   广东南境 ☛
000155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