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广济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广济渠Guangji canal河南引沁河灌溉的古代水利工程。渠首在沁河出山处五龙口。前身为枋口堰。元中统二年(1261)改建为有坝引水渠,灌溉济源、河内(今沁阳县境)、河阳(今孟县)、温县、武陟5县田3 000余顷。明代渠道下游淤废,兴建利人、丰稔 2渠;万历间渠首改砌成石洞,渠道统称为利丰渠。万历二十八年(1600)河内县令袁应泰在枋口上游开凿隧洞引水。除利丰、广济渠外,明代在五龙口沁河南岸还开有永利渠、大利渠、小利渠,清代开有甘霖渠,明代在沁河北岸开有广惠渠,现7渠统称广利渠。 广济渠古代引沁河灌溉的著名工程。前身是枋口堰。唐代就有广济渠名称,元中统二年(1261年)修复后正式定名。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北五龙口处修石堰,浚挖干渠4道,长约338千米,灌济源、河内(今河南沁阳)、河阳(今河南孟县)、温、武陟5县田30余平方千米。明代屡次大修,改称“利人”、“丰稔”2渠,万历时合称“利丰渠”。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河内令袁应泰主持重开广济渠,又修永利、利丰2渠。为提高灌渠功效,将渠首上移,用3年时间凿透石山,建成长40余丈、宽8丈的输水洞,又以两年时间在洞内修砌闸门,安装铁索滑车,疏浚渠道,终于修成长100余千米,经济源、河内、孟县、温县、武陟入黄河的干渠,溉田数千顷。明隆庆时在沁河北岸上游兴建广惠渠。经过屡次浚修,这些渠一直沿用到现代,统称为“广济渠”。 广济渠 广济渠明景泰五年(1454年)左佥都御史徐有贞主持开浚、用以疏导黄河决口水流的渠道,在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沁水、运河之间。正统末年,黄河决流,冲毁山东寿张县东沙湾运河堤,漕运断绝,多次塞而复决。徐有贞开渠西接黄河、沁水,东抵张秋(沙湾北12里),使决口流水不再东冲沙湾,改由张秋北出流入运河。成功后,沙湾遂塞,漕运恢复。弘治以后,黄河南迁入淮河,广济渠道遂废。 ☚ 山东省烟台地区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广智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