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广文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學校部 > 專科學校 > 廣文館 廣文館 guǎngwénguǎn 唐玄宗時建立的專門培養參加進士試人才的學校。《舊唐書·玄宗紀》:“[天寳九載]秋七月己亥,國子監置廣文館,領生徒爲進士業者。”宋·王讜《唐語林》卷五:“天寳中,國學增置廣文館,在國學西北隅,與安上門相對。廊宇初建,會十三年秋霖一百餘日,多有倒塌,主司稍稍毁撤,將充他用,而廣文寄在國子館中。尋屬邊戈内擾,館宇至今不立。”宋哲宗元祐間立廣文館,凡試國子監者,須先補中廣文館生,不久即罷。 广文馆学校名。唐天宝九载(750)于国子监置,领附监修进士业者。设博士四人、助教二人等官。有学生六十人。安史之乱后,学校益废,生徒流散。代宗时,定生员为十人。北宋沿置,仍隶国子监,收纳四方游士至京师求试者。补中广文馆生者,可投牒就试国子监。元祐七年(1092),置学生二千四百人,绍圣元年(1094)罢。 广文馆 广文馆唐代中央官学之一。国子监辖。参见“唐代官学”。 ☚ 弘文馆 崇玄馆 ☛ 广文馆唐置,在长安城宫城南国子监内。当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城。 广文馆官学名。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置,隶国子监。有博士四人,功教二人,掌领以报考进士为专业的国子学生,员额六十人。宋初亦置广文馆,属短期训练班或讲习班性质。学习不分学期,入学资格也没有限制,凡四方来京参加科举考试或考试落第者都可入馆听讲。元祐间,广文馆学生达到二千四百多人。 广文馆公学名。隶国子监。 职源与沿革唐天宝九载(750)始置(《旧唐书·职官志》3)。北宋太宗朝置三馆,广文馆为其一,临开科场即设、科场罢即散。庆历二年办四门学。庆历四年办太学,四门学即停设。元祐七年六月十三日,复立广文馆生。绍圣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罢(《宋会要·职官》28之30,《长编》卷19甲申,《宋会要·崇儒》1之29、36)。 编制广文馆招收二千四百名广文生,立解额二百四十名。解额十人取一(同上书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