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广州南越王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广州南越王墓 广州南越王墓西汉中期第二代南越王赵眛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西边的象岗山上。1983年发掘。是一座大型竖穴岩坑石室墓。在一风化的花岗岩形成的小山上,凿出一带墓道的竖穴,前部两侧掏洞成左右耳室,整个墓室用红砂岩石板砌筑,分成前、后两部分,共七个室。前部有前室、东耳室、西耳室;后部有主室、后室,东侧室、西侧室。主室内置一棺一椁,墓主的殓服为丝缕玉衣。棺内、椁内放置大量的玉璧、玉珮饰、串珠、珍珠及铁剑等。在墓主身上发现印章八枚,“文帝行玺” 龙纽金印一枚,“泰子” 龟纽金印一枚,“泰子”覆斗纽玉印一枚,“赵眛” 覆斗纽玉印一枚,“帝印”蟠龙纽玉印一枚,余三枚玉印无文字。根据这些印文,可以确定墓主是第二代南越文王赵眛。东侧室有三至四个殉人,都有葬具,有珍贵的佩饰和随葬品。此室又出有七枚印章,计“右夫人玺”龟印金印一枚,“左夫人印”“泰夫人印”“口夫人印”鎏金龟纽铜印各一枚,“赵蓝”覆斗纽象牙印一枚,另二枚玉印无字。从印文得知,这几个殉人是南越王后宫诸妾,此室为婢妾藏室。西侧室内有许多牛、猪、禽鸟、鱼鳖之类的骨骼,另外还有七个殉人,均无葬具,此室发现缄封陶器的封泥五枚,上篆书“厨丞之印”四字。汉代詹事属官有厨丞,掌皇后太子家厨食之事,据此可知,西侧室为庖丁厨役之室。后室内放置铜、陶器皿一百余件,多饮食具之类,器内多盛满猪骨、牛骨等,并出有不少篆书“泰官”的封泥。太官乃是掌御饮食之官,故后室为饮宴之室。前室内放置木车构件,殉人一具,并随葬有少量的陶、铜、玉器,出有 “景巷令印”龟纽铜印一枚。“景巷令”即汉代中宫官“永巷令”,应为宦者。东耳室内放有大量的乐器和饮宴用器等,此室是礼乐宴饮之室。西耳室放置器物最多,有礼器、生活用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玉石器、金银器、漆器、竹木器、衣物等,多数器物用竹笥或草袋盛放,或用藤条、麻绳捆扎。此室应是库藏之所。墓中所出随葬品数千件,有铜器、铁器、金银器、漆器、陶器、玉器、象牙器、玻璃器等。 ☚ 满城汉墓 大葆台汉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