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广东汉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

参见“外江戏”。

☚ 外江戏   正字戏 ☛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

清末皮簧合流后的徽戏流传至广东潮汕、梅县一带与当地语言、民间艺术相结合并受汉剧影响所产生的一个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梅县、潮汕地区,福建西部与台湾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最初称“外江戏”、“兴梅汉戏”。主要腔调为西皮和二簧,另有一些曲牌与杂调。接近徽剧。脚色行当有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大行。剧目有经过加工整理的《百里奚认妻》、《红书宝剑》、《三打王英》、《齐王求将》,改编的《广东案》、《揭阳案》、《武平案》,现代戏《转唐山》、《一袋麦种》等。

☚ 西秦戏   桂剧 ☛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是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以中州官话为舞台语的剧种,原称“外江戏”。1933年广东大埔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一书,将外江戏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广东汉剧声腔在西皮、二黄以外, 有大板(即四平调)、安春调(即安庆调,或称吹腔)以及少量昆曲、小调和佛曲等。
广东汉剧戏班是随外籍官员携带进入粤东的。清末民初,广东汉剧班社甚多,著名的四大班为老三多(潮阳)、荣天彩(普宁)、新天彩(潮安)、老福顺(澄海)。角色分行有生、旦、丑、公、婆、净六大行,而净又有乌净、红净之别。乌净发炸音,红净则以鼻腔共鸣为主的真假嗓结合,高音用假嗓,低音用本嗓,唱腔悠扬清脆,颇有特色。
历代著名演员有乌净阿达、老生黄春元、金九(女)、红净隆玉、兰耀(晚年留居新加坡授徒传艺)、小生赖宣、旦角丘赛花、钟熙懿等。传统剧目有剧本的共328个,有目无本的872个。代表性剧目有《百里奚会妻》、《齐王求将》、《红书宝剑》、《打洞结拜》、《三打王英》、《林昭德》、《游武庙》等;根据地方典故编写的有《广东案》、《揭阳案》、《花灯案》、《武平案》等。

☚ 龙舟歌   风景名胜/度假区 ☛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

流行于广东梅州客家地区。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徽剧传入后形成,故有“外江戏”之称。表演程式与京剧、湖北汉剧等较为接近,其武功属南派,脸谱以黑、红、白三色为主,分别象征刚勇、忠诚、阴险。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成为广东汉剧特色。其角色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伴奏乐器有头弦、大苏锣、号头等。传统剧目近千种,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红书宝剑》、《齐王求将》等。

☚ 潮剧   佛山秋色 ☛
000047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