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纸工制作的发展you’er zhigong zhizuo de fazhan
幼儿纸工包括折纸、贴纸、撕纸和剪纸。总的情况来看,幼儿纸工制作的发展较绘画、泥工制作的发展要晚和慢一些。
❶折纸。幼儿园一般从中班便开始学习折纸。在教师指导下,幼儿逐渐能用正方形或长方形纸折叠一些物体或玩具,如书、房子、飞镖、小钢琴等。但它们常常是边角不齐,线条也不平直,松松垮垮的;大班幼儿所折的物体比中班要复杂些,他们能折皮球、小兔、小狗、振翅鸟等。而且线条比较平直,作品也比较平整。但是大多数大班幼儿仍然不能按照顺序或创造性地进行折叠。
❷贴纸。贴纸包括在图形背面涂抹糨糊,将图形贴在画纸上和将图形压平三个步骤。一开始,幼儿常常不注意图形的正反面,拿起图形就抹糨糊。而且不注意使用糨糊的量,有多有少,控制不了,常把糨糊都抹在中间,或者分散地点几个疙瘩。在粘贴时,大多不考虑顺序和位置乱贴。然后用手指去摸、按图形,结果图形常是主次、位置不当,并且起皱折,或者将图形的颜色抹到了图画纸上;到了大班,幼儿一般都能在图形的背面适量、均匀地抹糨糊,会将干布盖在图形上后再用手掌按压。所以,图形粘贴得比较牢固、平整。但有时大班幼儿也会掌握不好粘贴的顺序和位置。
❸撕纸和剪纸。幼儿撕纸有一个由无意识地玩纸到有意识地模仿成人撕出一定的图形的发展过程。开始,幼儿只是拿着纸翻来覆去地玩,或是撕成小片扔着玩。以后能模仿年龄稍大的同伴将纸撕出洞眼,蒙在脸上作面具等。再以后,能学习成人撕出一些较为复杂的物体,如小鸭、小鸡、小兔或者用对折的方法撕出对称、有规律的图形,如四瓣花或窗花等。幼儿剪纸也始于娱乐性的游戏活动,发展为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并随年龄增长,眼手协调性和手的动作的灵活性发展而逐渐发展。一般地,四五岁的幼儿剪出的图形十分简单,边线生硬、粗糙。这时,幼儿还不会使用剪子,不会左右手配合,且常有以撕代剪的现象。以后,幼儿用剪逐渐灵活、自然,能较好地顺图形的轮廓剪。到了大班,孩子能剪出一些轮廓形状比较复杂、曲折的物体,剪出的边线也比较光滑、匀称。但形状更复杂或面积较小的物体或部分幼儿剪起来仍然比较困难,常常将图形剪断、剪坏。这在折叠剪时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