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都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都山道教名山,道教72福地之一。又称名山、冥山、丰都山。在丰都县。相传汉王方平、阴长生先后在此修道成仙。后人误读 “阴、王” 为“阴王”,讹传为 “阴间之王”,遂成阴曹地府,由此,丰都为鬼国,平都山为鬼国都城。这一传说自唐宋以来愈传愈盛,鬼国都城便扬名天下。山上寺观创于西晋,初兴于唐宋,繁盛于明清,为佛、道相容并兴之地。极盛时县城有寺观75座,其中平都山麓有27座。多数按阴曹地府布局,由阴阳界、鬼门关、奈河桥、望乡台、地藏殿、血河殿、十王殿、阎罗殿、天子殿等组成,并配以大量泥塑人物和器具以及18层地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衰落。“文化大革命” 中,建筑和泥塑受到严重破坏。现存建筑除奈河桥外,大雄殿、玉皇殿、鬼门关、天子殿和二仙楼皆为清代所建。奈河桥为明代遗物。大雄殿于明永乐年间 (1403年~1424年)始建,为蜀献王朱椿的行宫,名廖阳殿,明末毁于兵燹,清初重修,改为现名,后多次维修。 平都山 平都山位于县城东北,为汉时王方平、阴长生炼丹之地,后人将其姓颠倒连在一起,合称“阴王”,遂讹传为“阴间之王”所在,又演变成所谓“阴曹地府”、“鬼国幽都”,且扬名中外。山上原有仙都观,故又称仙都山。苏轼作《留题仙都观》、《仙都山鹿》、《失题二首》等诗,有“平都天下古名山”句,故平都山又称“名山”。山临长江,古木葱郁,石径曲回,古刹密布,神像众多。今存有传说为王方平、阴长生练形蝉蜕之二仙楼。按古代民间传说建有“阴曹地府”阎罗王坐堂的天子殿,表现“阴司”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阴森恐怖的东西地狱。此外还有大雄殿、灵霄殿等古建筑。1982年国务院将此山列为长江风景名胜旅游点。 ☚ 2. 丰都县 3. 金佛山风景名胜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