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收支,稳定物价》
这是周恩来1950年4月29日在研究银根吃紧、物价下跌的原因时写的一段话。1950年3月,政务院作出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后,国家财政收入急剧增加,支出却相对减少,财政收支逐渐走上接近平衡的新局面。4月,由于“刹车”较急,没有区别关内关外,社会经济一时发生“后仰”现象,产生银根吃紧、物价下跌等问题。周恩来这段话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关内与关外(即东北)收支平衡、物价稳定的基础不相同,关内在这方面尚不巩固,财政经济状况还待今后数年内努力才能加以扭转。党中央对这个问题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我国提前在1952年8月实现了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全文约600字,载《周恩来经济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