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江图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江图碑 平江图碑南宋理宗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吕梗、张允迪共刻(民国六年,即公元1917年加刻过一次)。高284厘米,宽146厘米,江苏省苏州碑刻博物馆藏。平江即今日的苏州,此图刻绘的是宋代苏州的详细情况。碑上端正中刻“平江图”三字,四边分题着东、西、南、北四字(以北为上),中间的图中清晰地标明了苏州城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分布,城墙、官署、寺观、书院、商行、第宅、楼阁等布局及街道、桥、园林等设置情况。图示表明,宋代的苏州呈长方形,由外城、内城两重城组成,外城平面呈矩形,辟五座门(为东二,西、北、南各一),特征是水、陆门并列。城内街道有“丁”字形和“十”字相交两种形式,其多与河流并行,北部居住区内的住宅多面街背河,城南部主要分布着官署、寺观和学校等。内城居于外城的中部,南、西两面辟门,这是苏州府衙所在地。有平江府衙、平江军署、路铃衙、教场等43座重要建筑,它为研究唐宋两朝官署建筑提供了重要例证。据图可知,当时的苏州城内有东西向河道14条,南北向河道6条,河流数以百计。河道出入城墙的地方建门和闸。特征较强的建筑有65座跨街牌坊,359座桥,50多个寺观庙宇及12座古塔。平江图碑刻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最完整的城市平面图,是目前所见最古的苏州城图,同时又是流传至今的宋代城市图中最详尽、细密的一幅,它为研究宋代城市规划、衙城形制等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对后代王府衙署建筑布局产生过很大影响。1961年,它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帝王绍运碑 陶塑釉彩泥孩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