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民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民教育 五四时期的教育主张。后各个时期、各派人物对它的解释含有不同的阶级内容。以邓中夏等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提倡平民教育,要求劳动阶级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曾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创办工人夜校和劳动补习学校,发行《劳动界》、《劳动者》等周刊。在工人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和文化补习教育,引导他们组织工会,举行罢工,开展革命斗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倡平民教育,则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影响,要求通过教育的革新来改良社会,曾组织“平民教育社”,发行《平民教育》,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二十来个省办起平民学校。1929年还以河北定县为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区,认为中国农村存在愚、贫、弱、私四大病症,须用教育的潜移默化力量来救治。 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Pingmin jiaoyu中国“五四”运动前后,一些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在“拥护民主”的口号指引下,通过开办平民学校,开展争取人民教育权利的进步教育运动。其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平民教育,以工人群众为主要对象,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和组织工人群众参加革命斗争。毛泽东、李大钊、邓中夏等人组织工人夜校、补习学校、组织平民演讲团,还出版《劳动者》、《劳动音》、《劳动界》等周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平民教育,宣传教育救国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在河北定县作为平民教育实验区。其代表人物有陶行知、晏阳初等。 ☚ 癸卯学制 乡村教育运动 ☛ 平民教育中国“五四”运动前后,一些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在“拥护民主”的口号下,通过开办平民学校,开展争取人民教育权利的进步运动。参加的人有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以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贡献为大。 平民教育“五四”时期著名社团“平民教育社”出版的社刊。1919年10月10日创刊,共出七十三期,先为周刊,二十四期后改为半月刊。以“研究宣传及实施平民教育”,“求人人都知道怎样才是真幸福,兼明白求幸福的法子”为宗旨,主张通过教育的革新和改良来改造社会。该刊把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普及平民教育上。自第二十四期起渐趋于保守、落后、反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