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均利润理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平均利润理论 平均利润理论The Theory of Average Profit马克思关于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同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理论总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自由竞争的发展,利润率趋向平均化。产业资本按平均利润率可获得平均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额×平均利润率。
上例表明,生产价格以利润率平均化为前提。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就不是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了。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里所说的 “生产价格”,不是指个别生产价格,而是指由生产同种商品的社会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由于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企业生产条件不同,它们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一样。个别生产价格等于个别企业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商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可获得超额利润。使生产价格发生变动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平均利润率的变动; 二是商品本身的价值变动。 不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决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这是由于,从每个特殊部门来看,虽然利润背离了剩余价值,生产价格背离了价值,但从整个社会来看,这种背离又是互相抵消的,从而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马克思的生产价格这一概念,实际上同斯密 (Adam Smith) 所说的 “自然价格” 和李嘉图 (David Ricardo) 所说的 “生产价格” 或“生产成本” 是基本相同的。可是,这些古典经济学家没有能区分价值和生产价格。马克思通过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未能解决的两个问题之一(另一个是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使李嘉图学派陷于瓦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他没有能够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来阐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问题。 由于生产价格与价值不一致,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按照价值出卖,曾经被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利用来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与劳动价值理论是互相矛盾的。其实,马克思的生产价格说学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随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发挥作用。生产价格理论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与价值规律也没有矛盾。 马克思关于一般利润率或平均利润率随着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趋向下降的规律的论点,也为后来的中外学者所关注。依马克思所见,资本家竞相采用先进技术而导致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加得更快,社会各部门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因而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所使用的总资本价值的比率即利润率也必然趋于下降。当然,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增长是一起发生的,一般利润率的下降作为一种趋势,要在一个较长时期才会显示出来。同时,还存在阻碍其下降的因素,如剥削程度的提高,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导致不变资本的各种要素变得便宜,某些部门对手工劳动的采用,对外贸易的发展等等,但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会取消这一规律。 ☚ 社会再生产理论 生产劳动理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