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干欄”、“干蘭”。由原始巢居發展而來,用椿柱架空地板,以抬高居住面的建築結構方式。發掘出土的最早的干闌建築遺迹,爲浙江餘姚縣河姆渡一處六千九百年前母系氏族聚落遺址。這種結構方式,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民間建築目前仍大量采用。《魏書·獠傳》:“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蘭。干蘭大小,隨其家口之數。”《梁書·諸夷傳·林邑國》:“其國俗居處爲閣,名曰干闌。門户皆北向。”《舊唐書·西南蠻傳·南平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虵,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爲干欄。”明·鄺露《赤雅》:“獠俗深川窮谷,積木以居,名曰干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