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干将莫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

即《三王冢》。

☚ 三王冢   眉间赤 ☛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

中国古代关于干将与莫邪铸剑的传说。《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牧,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千将,二曰莫邪。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论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莫邪曰:‘子以善为剑闻于王,使子作剑,三月不成,其有意乎?’干将曰: ‘吾不知其理也。’莫邪曰:‘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至今后世,即山作冶,麻经粗服,然后敢期铸金于山。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邪?’莫邪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日干将,阴日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甚重。”

☚ 三个神牛   大客 ☛

《干将莫邪》

《搜神记》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11)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12),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13)。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14)。客(15)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16),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17)。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18)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19)煮之。”王如(20)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21)出汤中,瞋目(22)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23)之,是(24)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25)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注释】①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曾任著作郎、散骑常侍等。《搜神记》原书已佚,现在通行的二十卷本为后人辑录。此书主要辑录神仙怪异故事,其中保存了一些有意义的故事传说。干将、莫邪,夫妻两人,相传为楚国的冶铸工。

②〔重(chóng)身〕怀孕。

③〔当产〕就要生孩子了。

④〔语(yù)〕告诉。

⑤〔背〕后面。

⑥〔将〕持,拿。

⑦〔相(xiàng)〕审视,观察。

⑧〔比〕及,等到。

⑨〔壮〕成年。

⑩〔松柱下石低之上〕历来注者认为此处意思不清楚。暂作“松木柱子下的石头柱基”解释。

(11)〔报〕报复,报仇。

(12)〔眉间广尺〕双眉之间有一尺宽的距离。形容相貌出奇,这是夸张的说法。

(13)〔购之千金〕悬赏千金捉拿他。购,悬赏征求。

(14)〔行歌〕边走边歌唱。借以抒发自己的心情,表露自己的意向、愿望等。

(15)〔客〕来往于各国之间的具有一定文武才能的士人。

(16)〔自刎(wěn)〕自杀。刎,割颈。

(17)〔立僵〕死后直立不动。

(18)〔仆(fù)〕倒下。

(19)〔汤镬(huò)〕开水锅。汤,热水。镬,古时烹煮用的器物,形状像锅。

(20)〔如〕依照。

(21)〔踔(chuō)〕跳。

(22)〔瞋(chēn)目〕瞪眼。

(23)〔临视〕从上往下靠近地看。

(24)〔是〕这样。

(25)〔拟〕比划,作出砍的样子。这里形容剑的锋利。

【译文】楚国的干将和莫邪夫妻给楚王铸剑,三年才制成。楚王发火,要把他们杀了。铸成的剑有雌剑和雄剑两把。干将的妻子怀孕就要生产了,丈夫告诉妻子说:“我替大王铸剑,三年才铸成。大王恼了,我去了,大王一定会杀我。你如果生下孩子是男的,长大了,告诉他说:‘出了门看南面的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它背后。’”就这样干将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发雷霆,叫人验看这把剑,知道有两把剑,一把雄剑,一把雌剑,雄剑没拿来。楚王发火,就杀了他。

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他成年以后,就问他母亲说:“我父亲在哪儿呢?”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大王发火,把他杀了。他临走时嘱咐我告诉你:‘出了门看南面的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它背面。’”儿子出了门朝南看,没看见山,只看到屋前松木柱子在石头柱基上,就拿斧子劈开背面,找到了剑。他日夜想要找楚王报仇。

楚王梦见一个孩子,双眉之间有一尺宽,说要报仇。楚王就悬赏千金捉拿那孩子。孩子听到这个消息,就逃走了。孩子逃到山里去,一边走一边悲歌。有个士人遇到他,说:“你很年轻,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孩子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父亲,我要报仇。”士人说:“听说楚王悬赏千金买你的头,拿你的头和剑来,我替你报仇。”孩子说:“太好了!”于是立刻自杀,双手捧着头和剑奉献给士人,身体直挺挺地立着。士人说:“我不会辜负你。”这样,尸体才倒下去。

士人带着孩子的头去见楚王,楚王非常高兴。士人说:“这是勇士的头,应该放在开水锅里煮。”楚王照他的话去做了。煮头,三天三夜煮不烂。头跳出锅来,瞪着眼发火。士人说:“这个孩子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去看看,这样就一定烂了。”楚王就走到那里。士人拿剑对着楚王一比划,楚王的头跟着就掉到开水里;士人也拿剑对自己比划一下,他的头也掉到开水里。三个头一起煮烂了,分不清是谁的头,就把肉跟汤分开埋了。

字数:2126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302-304页.

干将莫邪 - 中外小说 - 可可诗词网

干将莫邪

 

〔晋〕干宝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①,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②。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③,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④。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⑤,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⑥。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⑦。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⑧,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⑨。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⑩。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11)。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12)。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13)。”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14), 瞋目大怒(15)。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16),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17),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18)。

 
 【注释】 ①干将莫邪(ye爷):古代著名的铸剑工匠,姓干将,名莫邪。一说是夫妇俩,夫名干将,妻名莫邪。②重 (chong虫)身: 怀孕。③大:长大。④使相之:使人察看宝剑。⑤ 比: 等到。⑥低:低同“砥”,柱下基石。⑦ 报楚王: 向楚王报杀父之仇。⑧ 眉间广尺:两眉之间的距离有一尺阔,形容额宽广。⑨购之千金: 悬千金重赏捉拿他。⑩亡去: 逃走。行歌: 边走边哭着唱歌。(11) 立僵: 尸体僵硬。直立不倒。(12) 仆: 向前跌倒。(13)汤镬 (huo获): 煮着热水的大锅。秦汉时用作烹煮人的刑具。 汤: 滚水。(14)踔(zhuo浊): 跳跃。(15)瞋(chen嗔)目: 睁大眼睛瞪人。(16)临视: 靠近镬边去观看。(17)拟: 比量,这里是砍的意思。(18)宜春县: 今河南汝南县西南。
 
 【赏析】 本篇选自《搜神记》卷十一。《搜神记》二十卷,晋干宝作,为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人,东晋史学家和文学家。
 这是个悲壮动人的复仇故事。
 铸剑能手干将莫邪花了几年时间为楚王造好宝剑,干将预计楚王定会寻找借口杀死他。他无法摆脱厄运,便嘱咐怀孕的妻子,让即将出世的儿子去报仇。为了报仇,他留下了一把宝剑,并留下藏剑之地的哑谜。不出所料,他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刚一见,不问青红皂白就“大怒”,凶相毕露。再一查看,只有一把剑,“王怒,即杀之。”两个“怒”字,揭示了楚王的凶狠、残忍,也证明了干将判断的正确。干将的遗言和他的被杀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干将的儿子赤长大了,他解开了父亲留下的哑谜,找到了复仇之剑,展示了他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报仇的决心。此时,事情有了波折: 楚王梦见赤要报杀父之仇,于是悬赏千金捉拿他。赤只得逃到山中躲藏。在他孤身只影、复仇无门、十分悲伤之际,山中“客”见义勇为,拔刀相助,要赤的头与剑,去为赤报仇。干将赤慷慨就义,“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表现了被压迫者不惜牺牲自己与暴君斗争的决心。
 山中“客”见楚王一节写得动人心魄。他持剑和赤的头见楚王,“王大喜”,他建议“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说明他已取得楚王的信任。可赤的头煮了“三日三夕不烂”, 还从汤镬中“踔(跳)出”, “瞋目大怒”,与上文“自刎,两手捧头及剑”等情节,看似荒诞离奇,却带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歌颂了被压迫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时,客请楚王亲自到汤镬边观看,乘其不备,砍杀了楚王,自己也自杀身亡。山中客为赤报仇,不惜自我牺牲、与敌同归于尽的豪侠气概,慷慨悲壮,令人回肠荡气。
 结尾是大快人心的: 由于“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小说以复仇作为贯串全篇故事发展的线索,结构完整。干将铸剑被杀,交代了复仇的起因,赤得剑复仇却遭楚王悬赏追捕,被迫逃亡山中,故事有了曲折。山中客的出现,赤的自刎,复仇情节由曲折停顿又向前发展。客以剑和赤的头取得楚王的信任,诱使楚王到锅边临视,乘其周围戒备懈怠之际,砍下楚王头,又自刎,把情节推向高潮。结局令人快慰:三头俱在“汤中” 煮烂,难以识别,只得分而葬之,反抗者的英灵得以安葬,其亲属亦免于被株连,可见“客”的虑事周详、细密。全文四百字左右,却写了一个首尾完整的故事,又写得如此波澜起伏,曲折多变,这在尚处于雏型期的魏晋小说中,确为上乘之作。但是,魏晋小说刚从野史杂记分流出,还带着史学家强调“实录”的基因,小说家还未自觉地在艺术上追求想象和虚构,因而某些重要情节未能充分地细致描绘,发掘其潜在意义,影响其审美功能。比如赤与客的对话只是寥寥数语,显得粗糙。这一情节与《史记 ·刺客列传》中写荆轲激怒樊于期自刭,实同一机杼:取信于敌。本文在处理这个关系到二人生死,关系到复仇愿望能否实现这样重大“关目”时,缺乏细致合理的描写,因而小说在艺术表现上只能说是“粗陈梗概”,这也正是魏晋小说的基本特征。

“干将莫邪”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 元曲典故 - 可可诗词网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邪。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视,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消淪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

【释义】“干将”是剑匠名,也是他所铸的名贵宝剑名。莫邪,干将妻,助夫铸剑。也为宝剑名。

【例句】①玉石为珪自琢磨,华画干将剑不磨。(曾瑞套曲[正宫·端正好]《自序[尾])作者怀才不遇,因而决心隐居,他以不磨不砺的干将剑比拟自己把才能收敛起来,藏拙而守分。②比莫邪端的全殊,纵干将未必能如。(施惠套曲[南吕·一枝花]《咏剑》[梁州])说所咏的剑比春秋时的名剑——干将、莫邪还要好。③这剑比太阿无光,莫邪无神,巨阙无威。(王实甫杂剧《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二折[上小楼])说剑比名剑莫邪还有神气。


干将莫邪 - 原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初中古诗文 - 可可诗词网

干将莫邪

【题 解】

《干将莫邪》选自《搜神记》(卷十一),题目为编者所加,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题之为“三王墓”。故事描写了干将为楚王铸剑而被杀,其子赤最终替父报仇,表现了人民对统治者暴行的仇恨和英雄们坚毅顽强的斗争意志。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所写的。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文是《搜神记》中最广为传诵的名篇之一,所歌颂的是誓死报仇雪恨的反抗精神和见义勇为、自我牺牲的豪侠气概,这些主要体现在小说着力刻画的两个人物身上。

一是“赤”。他未出生时,父亲干将就被楚王杀害,他带着复仇的使命来到人间,等他长大后,知道真相的他复仇意识开始觉醒,他日夜想着要报父仇;后由于楚王悬赏捉拿他,他入山行歌,并因报仇无门而长歌当哭,这些都表现了他报仇雪恨的执著;当山中行客提出要他交出头和剑替他报仇时,他毫不迟疑,甚至说“太好了”,立即自刎。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不取暴君之头死不瞑目的决心。对他的形象的刻画,也深刻地表现了在暴君统治下人民要反抗的决心。

二是“山中行客”。他在赤处于危难境地的时候出现,路见不平,慷慨相助。从他与赤的对话中不难看出,他早已关注赤为父报仇这一正义之举,并已设计出代赤报仇的计谋。得到赤的头和剑以后,报仇的计划一步步实现,直到“王头随堕汤中”,读者不能不叹服他的智慧和果敢。而“客亦自拟己头”,竟以死来回报赤的信任,兑现了“不负汝”的诺言。这正是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所称道的“救人于厄,赈人不赡”,“不既信、不背言”的具有仁肝义胆的游侠形象。在那个时代,由于剥削阶级的残酷统治,这种见义勇为、济善惩恶的豪侠气概一直受到人民的赞颂。

这篇小说篇幅虽短,情节却富于变化,结构也相当完整。作者想象丰富,采用夸张的、超现实的表现方法,刻画人物性格。本文在人物形象中寄寓了对崇高美的追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故事的结尾又带有幽默感,是我国古代小说形成初期的优秀作品。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

古之善铸剑者。二宝剑名。《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金铁之精不流,于是干将夫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阳作龟文,阴作缦理。于是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汉书·贾谊传》“莫邪为钝兮”,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莫邪,吴大夫也,作宝剑,因以冠名。”《荀子·性恶》:“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战国策·齐》“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将之雄戟。”《搜神记》:“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 ‘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王梦见一小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 ‘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朴。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 ‘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 ‘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坠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 佽非   卞庄子 ☛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yé):都是人名。用作优良宝剑的代称;也比喻世上难得的良才或美器。相传春秋时,吴国有夫妻俩都是铸剑的高手,丈夫叫干将,妻子叫莫邪。他们采集天下最好的铁精和金英,融合在一起,令童女童男三百人鼓风装炭,终于炼成了一阴一阳两口锋利无比的宝剑,阳剑名为“干将”,阴剑名为“莫邪”。他们把阴剑献给了吴王阖闾。(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阖闾内传》)

宝贵人才

宝贵人才

国家的宝贵人才:国宝
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麟角虎翅
稀少或难得的人才:沅江九肋
难得的人才:才难 千斤犍 千里马 间世之英 干将莫邪 干将镆铘 莫邪干将 镆铘干将
极难得的人才:百世之人
卓越难得的人才:威凤祥麟 祥麟威凤

☚ 好的人才   出众的人才 ☛

好剑

好剑

宝剑 宝锷 吴剑 萍剑 星剑 灵剑 龙剑 雄剑 青剑 良剑 鸣剑 双龙 玉龙 电铗 躅镂 青锋(青锋剑) 神兵 玉靶 斗紫吴干 龙文(龙文剑) 星辰剑
宝刀,宝剑:龙刀
皇帝用的宝剑:尚方宝剑 上方宝剑
古代宝剑名:太阿 干将 湛卢 鱼肠 步光 紫电 照胆 轻吕 宵练 独鹿 属缕 巨阙 墨阳 辟闾 辟邪 胜邪 磐郢 扁诸 青萍 青冥 青霜 清霜 纯钩 淳钩 锻成 椎成 龙泉 龙渊 昆吾 锟铻 莫邪 镆铘
神奇的宝剑:神剑
锋利的剑:利剑 健剑 楚剑 楚铁 吹毛剑 芙蓉剑 干将莫邪 干将镆铘 莫邪干将 镆铘干将
锋利的宝剑:莲锷
白亮锐利的剑:霜剑
锋利雪亮的刀剑:素虬 素虯
装饰华丽的剑:文剑
装饰宝玉的剑:具剑

☚ 刀剑等武器   剑的各部 ☛

夫妻

夫妻

夫妇 两口(两口子) 公婆 眷属(终成~) 眷姻 妻夫 瓜葛 室家 伴侣(终身~) 关睢 阴阳 双鸳 鸾皇 鸾俦 鸾凰 鸾凤(鸾凤俦;鸾凤友) 鸾交 鸳鸯(鸳鸯侣) 鸳侣 鸳俦 连枝树 鸳鸯配 莺俦燕侣
夫妇两人:单夫只妇
指代男女、夫妻:震巽
丈夫或妻子:爱人
对他人夫妻的美称:比目 梁孟
短暂结合的非正式夫妻:露水夫妻
头一次结婚的夫妻:结发 指脚夫妻 元配夫妻 原配夫妻 结发夫妻 花烛夫妻
才子佳人结为夫妻:鸾交凤友 鸾交凤俦
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凤友鸾交
由于生计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柴米夫妻
老年夫妻:老伴 老两口 老夫老妻
恩爱夫妻:干将莫邪 干将镆铘 莫邪干将 镆铘干将
不和睦的夫妻:怨偶 怨耦
不是真正的夫妻:假凤假凰 假凤虚凰
分离的夫妻:分鸾
离散的夫妻:别鹤(别鹤孤鸾;别鹤离鸾;离鸾别鹤;离鹍别鹤;孤鸾别鹤) 离鸾别凤 离鸾别鹄 离鸾断鸿 别鹄离鸾 别凤离鸿 别凤离鸾
两地分居的夫妻或长期分离的恋人:牛郎织女 牛星织女

另见:情侣 情爱 结婚 婚姻 离散

☚ 夫妻   配偶 ☛

好物

好物

有益的东西:甘乳
世世代代有益于人的东西:百世之利
具有特效的东西:干将莫邪 干将镆铘莫邪干将 镆铘干将
看似卑微而很有用的东西:败鼓之皮
遗漏的有价值的东西:遗珠剩玉
遗漏的珍贵而很有价值的东西:遗珠漏玉
完整无缺损的东西:全璧
地道的物品:真品 真鼎
好的或象样的东西:长物(市无~;身无~)
混杂在一起的善恶两种东西:一薰一莸
具有吸引力而难以得到的好东西:道旁曲车
已经得到,马上就可以享用的好东西:到手肥肉 到口馒头 到口羊羔
殷切盼望的东西:大旱云霓
最根本最主要的东西:大本大宗
最上等的物品:精品 绝品 灵品
质量上乘的东西:万选青钱
光辉灿烂而宝贵的东西:珠光玉采 珠光玉莹
精妙的作品:高品 妙品 标品
优异的物品:尤物
美好的物品:美物
美好、精彩之物:螓首
精美的物品:好物(美食~) 隽品 纯金美玉 精金良玉 精金美玉 精金粹玉 精金璧玉 精金粹璧 精金良铁 美玉精金
最精美的物品:精品
令人惊叹的精美绝伦之物:惊绝
象征吉祥之物:瑞物
古人以为祥瑞之物:龟莲 朱草 朱英金胜 灵物 皓兽 皓鸠 白龟 白鸠 白象 白鹰
旧以为吉祥之物:连木
古代认为灵芝是吉祥之物:瑞芝 灵芝草
古人视为传世之宝的四种物件:鼎玉龟符
可流传千古、精彩绝妙的东西:不刊之妙
看似平淡的东西实际却高妙绝伦:大音希声 至音希声
并美的两物:连璧 双璧
最高档次的物品:极品 最品
极为宝贵、为天下看重的东西:九鼎大吕

另见:吉祥

☚ 细小之物   不好的物品 ☛
干将莫邪

165 干将莫邪

二人同为春秋战国时铸剑名匠。《吴越春秋》载:“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莫邪者,干将之妻也。”《列异传》说:干将莫邪为夫妇,楚王命其铸宝剑,三年造成雌雄二剑,雄名干将,雌名莫邪。干将知楚王要在他造出宝剑后杀他,故藏雌不献传于其子赤鼻,让他为父报仇。后楚王杀干将,赤鼻在异人帮助下终于杀掉楚王报了父仇。鲁迅据此写成小说《铸剑》。一说干将莫邪实为一人,又传莫邪是男性为吴国大夫,其说不一。后人用干将泛称宝剑。

☚ 欧冶子   越女 ☛

干将莫邪

084 干将莫邪

春秋末年吴国铸剑名匠,妻名莫邪。根据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的《吴越春秋》记载,干将“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三月不成。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制成的两柄剑分别被称为 “干将”、“莫邪”。剑身均有花纹。干将剑“作龟文”,莫邪剑“作漫理” (水波纹)。

☚ 欧冶子   蒲元 ☛

干将莫邪Gan -jiang Mo -ye

Ganjiang and Moye (figures in Cao Pi’s novel Records of Marvels and Gan Bao’s novel Search for the Supernatural)

干将莫邪

古剑名。相传春秋时代吴人干将与妻莫邪善于铸剑,铸成二把锋利无比的剑,一名干将,一名莫邪,献于吴王阖闾。

干将莫邪ɡān jiānɡ mó yé

❶ 指代锋利的宝剑。
❷ 比喻世上难得的人才或美器。干将、莫邪: 吴国的铸剑高手,也借指古代名剑;“将”不读jiàn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