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物器部 > 雜物 > 墨幪 > 幪巾 幪巾 méngjīn 即墨幪。《太平御覽·刑法部·誅》引《慎子》曰:“有虞之誅,以幪巾當墨,以草纓當劓,以菲履當刖,以艾韠當宫,布衣無領當大辟,此有虞之誅也。”唐·虞世南《賦得慎罰》詩:“幪巾示廉耻,嘉石務詳平。”參見本類“艾畢”。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巾幘帽 > 幪巾 幪巾 méngjīn 省稱“幪”。覆頭之巾。傳説舜時以黑色幪象徵墨刑。後庶人亦服,然有各色。《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疏引《尚書大傳》:“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純;中刑,雜屨;下刑,墨幪。”《太平御覽》卷六百四十五引《慎子》:“有虞之誅,以幪巾當墨。”《方言》第四:“幪巾,南楚之間之陌額也。” 幪巾méngjīn省称“幪”。蒙首的布帛。传说舜时以巾蒙首作为墨刑的象征,以示仁厚。《慎子·逸文》:“有虞之诛,以幪巾当墨;以草缨当劓。”唐虞世南《赋得慎罚》诗:“幪巾示廉耻,嘉石务详平。”明方以智《通雅》卷二七:“犯墨者幪巾,犯劓者赭其衣,犯髌者,以其墨幪其髌处而画之,犯宫者履屝,犯大辟者布衣无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