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帻”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5435见「帻巾」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巾幘帽 > 幘
幘  zé

束髮之巾。先秦已見,多爲黑色。秦時武將服赤幘,後形成以顔色表貴賤之制。其初與巾有别,僅爲束髮之用,幘上尚要加冠,偶或亦有單服者。漢代多有發展演變,幘與巾漸合而爲一,且成爲流行常服。魏晉時文官服介幘、武官服平上幘漸成定制。因其撲髮向後,俗稱“幞頭”。延及隋唐,規制更加明細,且形制亦愈加華美,遂成巾帽之形,其後巾、幘、帽混爲一談。《急就篇》卷三:“冠幘簪簧結髮紐。”顔師古注:“幘者,韜髮之巾,所以整嫧髮也。常在冠下,或但單著之。”《説文·巾部》:“幘,髮有巾曰幘。”漢·蔡邕《獨斷》:“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元帝額有壯髮,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之,群臣皆隨焉。然尚無巾,如今半幘而已。王莽無髮,乃施巾。”晉·張華《博物志·服飾考》:“古者男子皆絲衣,有故乃素服。又有冠無幘,故雖凶事,皆著冠也。”《晉書·輿服志》:“文武官皆免冠著幘。”宋·高承《事物紀原·冠冕首飾·幘》:“《隋·禮儀志》曰:幘,按董巴云:‘起於秦人,施於武將,初爲絳帕,以表貴賤。漢文帝時加以高頂。’孝元額有壯髮,不欲人見,乃始進幘。又董偃緑幘,《東觀記》云賜段熲赤幘,故知自上下通服之,皆烏也。廚人緑,馭人赤,輿輦人黄,駕五輅人逐車色。其承遠遊、進賢者,施以掌導,謂之介幘;承武弁者,施以笄導,謂之平巾。”《通雅·衣服·彩服》:“漢魏晉以來,謂漆紗之冠曰幘,通用曰巾幘。《通典》:‘古者有冠無幘,其戴也加首,有頍,所以安物。’故《詩》曰:‘有頍者弁。’秦加武將首爲絳袙,以表貴賤,後稱作顔題。漢孝文高其顔題,續之爲耳,崇其巾爲屋,上下群臣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武者短耳,稱其冠也。春服青幘,立夏乃止,尊其方也。武吏常赤幘,成其威也。未冠童子,幘無屋,示未成人也。”《事物原會·幘》:“《吴越春秋》:‘公孫聖勸吴王遣下吏太宰嚭、王孫駱解冠幘,肉袒徒跣,稽首謝于句踐。’是則春秋時已有幘矣。《説文》:‘髮有巾曰幘。’今之喪服是其制也。”

幘ze

8EBE
“帻”的繁体。

幘zé

Z038
“幘”的繁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