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常温烟雾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常温烟雾机cold aerosol generators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能使药液在常温下形成烟雾状微粒分散的烟雾机。常温烟雾机实际上是一种风送式气力喷雾机(见气力喷雾机具)。适用于棚栽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粮库、大中型密闭空间、鸡舍、猪舍的杀虫灭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首先研制成功。
1.喷头; 2.风筒; 3.搅拌电机;4.轴流风机; 5.空气压缩机;6.空气室; 7.压力表; 8.药液箱; 9.吸液管; 10.进气管 气力雾化喷头是常温烟雾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其雾化原理如图2所示。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气体
影响因素 影响常温烟雾机雾化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压缩空气的压力、气液比及药液的物理性状。压缩空气的压力高,有利于提高喷头出口处的气流速度和气流旋转强度,增强对药液流的冲击力,使雾滴变细。气液比(流经喷头处的压缩空气量与药液流量的体积比)愈大,雾滴直径愈小。但气液比大到一定值以后,雾滴直径变化趋于很小。药液的物理性状中,主要是表面张力和粘度对雾滴直径有影响。表面张力大的药液,形成的雾滴直径较大; 粘度大的药液,形成的雾滴直径也较大。反之,形成的雾滴直径较小。 使用方法 常温烟雾机一般采用自动定时喷雾、定点喷洒、无人跟机操作的方式进行作业。可以塑料大棚中的使用为例来说明常温烟雾机的一般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确定用药量 常温烟雾法的用药量通常为常规喷雾法用药量的70~80%。具体的用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计算药液稀释倍数 确定了农药用量后,可用以下公式计算药液的稀释倍数: 计算施液量 通常常温烟雾机的喷施药液量为3~ 6升/1000米2(合60~ 120升/公顷)。具体的施药液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按下式进行计算: 施药液量=K1 ·K2·K3·K4·K5×120(L/hm2) 式中 K1——喷洒方法修正系数。单点固定喷洒时为1,双点固定喷洒时为0.7,行走喷洒时为0.6;K2——大棚长度修正系数。≤30 m 时为0.9,>30 m时为1;K3——植株密度修正系数。用植株正投影面积与大棚面积之比来估算。比值≤0.5时为0.7,比值0.5~0.7时为0.9,比值>0.7时为1;K4——植株与大棚空间修正系数。用植株体积与大棚体积之比来估算。比值<0.5时为0.6,比值0.5~0.7时为0.7,比值>0.7时为1; K5——喷洒开始时刻修正系数。傍晚喷洒时为0.9,其余时间喷洒时为1。 计算喷雾作业持续时间 根据常温烟雾机在单位时间内的喷雾量及处理靶标所需的总施药液量,即可计算出常温烟雾机所需的喷雾作业持续时间。 确定喷头离地高度和仰角α在一般情况下,烟雾机喷头的离地高度为1.4~ 1.8米,仰角α为0°~10°。当作物封行时,可将喷头的离地高度适当调高一些,仰角α可接近于10°,使可见雾流接近棚顶,但又不与棚顶接触。当作物很矮时,可将喷头的离地高度适当降低,仰角α可接近于0°,使可见雾流处于距离植株顶端约1米左右的水平面内。当作物(如架栽葡萄)占据大棚上部空间时,喷头的离地高度可低于1米,仰角α可为俯角,使烟雾由下而上扩散。 确定工作方式 常温烟雾机的工作方式,根据作业需要可分为固定式喷雾和移动式喷雾两种。对于长度不超过30米的大棚,一般都采用固定式喷雾。对于长度超过30米的大棚,可将机具先后分别固定在大棚的两端进行喷雾作业。或者采用边移动边喷雾的方式进行作业。 选择作业开始时间 通常可选择在上午8~ 9时或下午4~ 5时或傍晚时间开始进行喷雾作业。其中,以傍晚为最佳开始作业时间。因为傍晚塑料大棚内外温差较大,棚内空气的环流作用最强,有利于烟雾扩散。同时,傍晚封棚到次日早晨开棚,常温烟雾雾滴有充分的飘浮、扩散和沉降时间,防治效果最佳。在阳光充足的中午及当大棚内的温度超过35℃时不宜进行作业,因为此时细雾粒在植物上的沉积效率较差。 维护保养 喷雾作业结束后,应将机具擦洗干净,倒出药液箱中的剩余药液,将机具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