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鞓dàitīng❶即“鞓”,革带的本体。革带在官服制度中,为标志官职高下的附属物件。带鞓以皮革做成,外裹以红、黑绫绢。红者曰红鞓,黑者曰黑鞓。唐代用黑鞓。唐末五代帝王始用红鞓。宋初红鞓者尚少见。其后仅以金玉犀之带用红鞓,一般则以黑鞓为常服。 ❷也作“鞓带”。用布帛包裹的皮革腰带。元无名氏《昊天塔》第四折:“把这厮带鞓,可搭的揝定,先摔你个满天星。”无名氏《朱砂担》第三折:“我将这带鞓来搀,我把这唐巾按,舞蹁跹两袖翻。”明方以智《通雅》卷三七:“孝文遗北地黄金饰具带一,黄金犀毗一。注:孟康曰:要中大带。智谓饰具带……若犀毗,则鞓带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每人都是一顶狐皮卧兔,天蓝布夹坐马,油绿布夹挂肩,闷青布皮里 鞋,鞓带腰刀。”《红楼梦》第十五回:“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 ❸鞋子的带襻。元马致远《西华山陈抟高卧》第一折:“教我空踏断草鞋双带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