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江传说中的神名。《山海经·西次三经》:“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清毕沅《山海经校注》谓“‘江’读如‘鸿’,帝江即帝鸿。”《文选》四六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发参美于王子,传妙靡于帝江。”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帝江 帝江 dìhóng 神話傳說中神名。狀如囊,體色黄,發赤光,六足四翼,渾沌無面目,識歌舞。其說始見於先秦,廣傳於後世。《山海經·西山經》:“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湯谷。有神焉,其狀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爲帝江也。”郭璞注:“體色黄而精光赤也。”郝懿行箋疏:“《初學記》,《文選》注引此經並作‘神鳥’。”袁珂校注:“汪紱本、畢沅校本作‘神鳥’,惟吴寬抄本、吴任臣本、《百子全書》本仍作‘焉’。”又“畢沅云:‘江讀如鴻……’珂案:……畢說江讀如鴻,是也。”按:烏蓋“焉”之訛。晉·郭璞《山海經圖讚·帝江》:“質則混沌,神則旁通。自然靈照,聽不以聰。强爲之名,曰惟帝江。”《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召嗚鳥于弇州,追伶倫於嶰谷;發參差於王子,傳妙靡於帝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上》:“天山有神,是名渾潡,狀如橐而光,其光如火,六足重翼,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爲帝江。”一說帝江即帝鴻亦即黄帝,參閱《山海經·西山經》‘實爲帝江也”袁珂校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