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帕拉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帕拉德

帕拉德

帕拉德(Palade,G. E. 1912年~)美国细胞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因对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所作的贡献,成为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三位获奖者之一。
帕拉德生于罗马尼亚,1935年于布加勒斯特大学医学院毕业,194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在该校任职,1945年任解剖学教授。1946年移居美国,1952年加入美国籍。1947~1973年在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从事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1958年任该所教授,1973年任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
1952年,帕拉德提出用生理pH的缓冲溶液配制锇酸固定液,对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成分的固定起到良好作用。五十年代初期,帕拉德主要研究线粒体,他发现了一种分离线粒体的较好的方法,发表了有关线粒体亚显微结构的报道。1956年,帕拉德提出线粒体由内、外膜、嵴、内室、外室、基质所组成,得到普遍承认。五十年代中期,在研究微粒体的过程中,帕拉德发现细胞基质内有一种电子致密的小颗粒,其主要成分是核酸及蛋白质,他称之为核蛋白体(ribosome)(1955),后来有人称为“帕拉德颗粒”。帕拉德和波特(K. Porter)一起,显示微粒体来自内质网及核蛋白体。此外,帕拉德和西克维兹(Siekevitz,P.)合作,指出核蛋白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他们还发现,核蛋白体有两种形式,一种在胞浆基质内游离存在,另一种附着在内质网膜的外表面上。六十年代,帕拉德小组主要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内形成后如何分泌。他们发现,分泌性蛋白质在附着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粗面内质网腔,粗面内质网以出芽的方式形成许多运输小泡,小泡与高尔基囊泡融合,在合成的蛋白质在高尔基囊泡中加工、浓缩,在高尔基体的成熟面形成分泌泡,然后成为分泌颗粒,逐渐向细胞表面移动,当分泌颗粒的膜与细胞膜接触则融合、破裂、分泌物外倾。
帕拉德的主要著作有:《豚鼠胰脏的研究——外分泌性蛋白的同时产生与释放》(1974)、《蛋白合成的细胞诸课题》(1975)和《蛋白合成过程的细胞内课题》等。

☚ 阿克塞尔罗德   斯佩里 ☛

帕拉德1912—George Emil Palade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细胞生物学家。生于罗马尼亚雅西(Iasi)。1940年获布加勒斯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曾在布加勒斯特大学医学院任解剖学副教授(1935—1945)。1946年移居美国,1952年入美国籍。曾在洛克菲勒大学任生物学教授(1946—1973)、细胞学部主任(1961— )。1973年到耶鲁大学医学院任教。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细胞生物学,他发展了组织制备法,运用电子显微镜从事研究,发现多种细胞结构。为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