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希波克拉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7Hippocrates

古希腊医生。被尊为欧洲“医学之父”。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医生世家。父母双亡后,曾往希腊、小亚细亚、黑海沿岸,北非等地游历行医,广泛接触和学习各地的民间医学,还在科斯岛的医学学校任过教。死于帖萨利亚的拉里萨。著有《希波克拉底文集》,共七十卷,流传至今的尚有六十卷,涉及解剖学、病理学、各科临床诊断、妇科儿科疾病、外科手术、饮食与药物治疗、预后、医务道德等方面。在近代医学产生前,其医学著作一直被当作医学教学的基本教材而广泛流传,对后世西方医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1949年世界医协大会还通过决议,把他制定的医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希波克拉底誓词)作为国际医务道德规则。

希波克拉底前460—前377年Hippocrates

“西医之父”、西方医德的奠基人。出身于希腊科斯岛,早年随父学医。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治病救人,拒绝担任宫廷医生。他把古希腊元素论思想应用到医学领域,创立了“体液学说”。并把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作为统一的整体来认识,使医学逐渐摆脱迷信的束缚。他的主要著作《希波克拉底全集》不仅是研究古希腊医学的主要典籍,而且有不少篇章论述了医德问题,其中《希波克拉底誓言》是代表作。《誓言》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医德规范,对后人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全文如下: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宣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如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之吾子,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予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予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予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祗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实共殛之。

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7XipokeladiHippocrates

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生于希腊柯斯(Cos)岛。从事动物解剖并推论到人体,虽有不少错误,但多数是科学的。把人体看作是个整体,强调预防和卫生,对病实施整体疗法。认为人体存在着4种体液,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如果这些体液的正常水准不能保持,就会生病,并认为人的“气质”取决于何种体液占优势。据此,把人体气质分为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镇静型)、胆汁质(兴奋型)和忧郁质(抑制型)4种。不同的气质,表现不同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认为不同体质易患不同的疾病,而且观察到某种体质或疾病有遗传性。当体内外某种因素引起体液失常时,体内就会产生“病态物质”;治病就是调动体内的“自然疗能”,排除这种“病态物质”。所以凡能调动“自然疗能”的医疗方法,如强壮疗法、饮食疗法、体育疗法、精神疗法、空气疗法以及沐浴、按摩等都广为采用,而药物疗法的目的主要也是促进“病态物质”的排除、调整体液的平衡。公元前3世纪初期,一些学者编辑出版了《希波克拉底文集》(Corpus Hippocraticum),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希氏及其学派创造了高度发展的西方古代医学文明,使医学脱离了宗教迷信,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 朱洗   亚里士多德 ☛

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7Hippocrates

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四种体液组成。在论述疾病、病人、医师时,认为疾病是一种自然过程,医师是科学家。反对巫术和宗教观念。主张在治疗上必须注意病人的个性特点、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主张运动、注意饮食疗法。但不忽视药物治疗。其观点对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Hipocrates)是古希腊名医,约于公元前460年生于科斯岛,传为阿斯克雷庇亚(Asclepiad)医族的后代。他的生平事迹在柏拉图(Plato)、索兰纳斯(Soranus)等的著述中都有记述。他的父亲游拉克里兹(Lyeracleids)是名医生。他年轻时曾漫游整个希腊,并曾随父学医,还可能从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学过哲学。后以高龄(一说90岁,一说95岁)逝世于色撒利(The-ssalg)。希波克拉底生活于希腊内部最兴盛的时期,当时希腊科学文化发达。希氏与其门徒形成当时有名的医学派,又称科斯学派。他的儿子帖撒塔斯(Thessatus)和德拉(Draco),女婿包里帕斯(Polypus)都以医著称于世。他和他的学派的著述被汇集成《希波克拉底文集》,是西方古代医学史上最有影响的著述。希氏及其学派自古代起已负盛名。柏拉图把希氏与希腊最有名的人相提并论,亚理斯多德称他为“伟大的希波克拉底”,罗马名医盖伦称他为“圣者”,而从中世纪起,一般都称他为“医学之父”。
希氏及其学派最重要的功绩在于使医学与宗教魔术脱离,并使医学从阿斯克雷庇亚朝中的僧侣手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科学技术。希氏一反过去把疾病归之于神鬼的宗教迷信观念,采用了当时有关的哲学概念,提出了液体病理说,把疾病的病理奠基在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基础上。希氏还使医学脱离单纯的哲学思想而强调临床观察和对预后的判断。希氏文集中有许多生动而翔实的临床记述,其中如肺炎、产褥败血症、癫痫、腮腺炎、疟疾,以及诸如临床死象,“希波克拉底面容”等,一直为医家所称道。他应用了听诊(用耳俯于病人胸部),记述了胸膜炎时出现的“一种橡皮带磨擦的声音”,胸膜积水时的“象醋一样的”水泡声。他把疾病分为急性、慢性、流行性、暴发性、恶性和良性等类型,尤其注重疾病发展的转变。希氏在医疗上表现了整体的现实,认为局部的疾病与全身有关;疾病与客观环境有密切关系,指出医生当注意环境、水、空气、风等因素。希氏认为人体内有一种自然的内在热。这种热在幼年时期最强,随着年龄而逐渐消减。这种热位于心脏之中,没有这种热,人就会死亡。他认为人体还有一种自然治疗力。医生的责任就在于维护和帮助这种自然力,以促使身体恢复健康,而不是干扰和妨碍自然力。因此,希氏在治疗上,注意合理的完善的护理,完善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维护和促进人体的自然痊愈力;他不注重使用峻烈药物,更反对滥用药物。希氏很强调医德,在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反映了当时医生职业的道德准则。
在解剖学方面,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能解剖人体,因此希氏对于人体的肌肉、内脏器官等方面的认识是相当幼稚和肤浅的,并有不少不确切和错误之处。
希氏及其学派对西方古代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后世因之尊希氏为“医学之父”。

☚ 恩培多克里   希洛菲利 ☛
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7Hippocratēs

古希腊医生,西方医学之父。生于科斯岛。在科斯岛一所学校接受教育,并得到其父亲和其他行医人员的医学训练。后移居雅典,深谙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秉承恩培多克勒的观点,认为万物由四元素,即水、火、土、气所构成,而且人类也由这四种元素所构成。将身体的四元素和四种体液联系起来,即土和黑胆汁、气和黄胆汁、火和多血质、水和黏液质相联系。体液分布平衡,个体则健康;体液失衡将导致疾病。这一理论成为后来盖仑气质学说的基础。

☚ 苏格拉底   德谟克里特 ☛
000006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