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近代著名战略思想。语出清代魏源《海国图志·原叙》: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意谓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制造战舰、火器的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以抵御和战胜西方列强的侵略。这一军事战略思想对近代有较大影响。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shiyi changji yi zhiyistudying the advanced western science & tehnology to deter the western aggression中国清朝进步思想家魏源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以此抵御西方列强侵略的富国强兵思想和措施。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曾先后协助地方大员陶澍和林则徐等处理政治和经济事宜,并参与江南漕、盐和水利三大政务的实际工作,后历任知县和知府等官职。著作较丰,有《古微堂集》、《圣武记》和《海国图志》等,曾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见《海国图志叙》。其主要内容有: ☚ 屯田治塞 洋务运动 ☛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主张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以自强御侮的思想。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 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魏源认为英国能够在鸦片战争中打败中国,是因为拥有“长技”,中国要想富国强兵、反对侵略,就必须“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因其所长而用之”。魏源指出: 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是“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西洋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等,夺造化,通神明”(《海国图志》卷二,《筹海篇三》),应该学习。他特别强调学习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说:“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同上) 最初他设想购买西方船炮,后来则建议在广东设置造船厂、火器局,除制造军用火器战舰之外,“凡有益于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 (同上) 并且进而提出:“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 (同上)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表达了建立私人资本主义新式工业的愿望。为了鼓励人们学习西方“长技”,魏源主张改革科举制度,提出:“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 (同上) 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 农宗论 保富论 ☛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 学习。夷(yí): 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长技: 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是为了用以抵制外国的侵犯。语出清·魏源《〈海国图志〉序》:“是书何以作?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例] 他们逐渐感受到,必须摒弃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而“慷慨论天下了”,于是提出“~”,“以中国之论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等等主张,从思维方式上开了“放眼世界”的先河,从心理上震撼了人们。(何云峰等《中国人的心态历程——20世纪中国人的心态历程》)|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中国人的追求逐步从变革物质文化(“~”),到变革体制文化(“戊戌变法”),到此时,变革精神文化的任务终于提到了日程上来。(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一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