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师友诗传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师友诗传录 师友诗传录诗话。又称《梅溪诗问》。清郎廷槐(字梅溪)编。二卷。廷槐曾学诗于王士禛。此书主要述其师说,亦兼采王士禛亲戚张笃庆(字历友)、张实居(字萧亭)言论。大抵以“神韵说”为宗旨。有《清诗话》本。 ☚ 词苑丛谈 围炉诗话 ☛ 师友诗传录 师友诗传录诗话著作。又名《梅谿诗问》。清郎廷槐编。郎廷槐,字梅谿,盛京广宁(今辽宁北镇)人。他学诗于王士禛,记述其师语而成此篇。此书一卷,三十一则。前十九则兼采张笃庆(字历友)、张实居(字萧亭)之言,至每问而有三答。三人论旨差近,而王语往往简约,再由二张之言引申发明之。后十二则除二条兼列张实居答语外,其馀均为王士禛一人答问,故别本亦有据此于第十九、二十则处析为二卷。此篇大旨,略在辨析诗体流变与时代风会。其中张笃庆考古诗十九首之作者、时代、数目,王士禛考乐府之始,二张辨乐府与古诗之别,皆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已指其误。此书版本甚多,但大都非足本,如《学海类编》本、《谈艺珠丛》本、《诗法萃编》本、《国朝名人著述丛编》本,皆只收前十九则,唯《花薰阁诗述》本和《清诗话》本为三十一则足本。 ☚ 然镫记闻 师友诗传续录 ☛ 师友诗传录 师友诗传录清·郎廷槐编。一卷。又名 《梅溪诗问》。廷槐(1667—?),字梅溪,自署千山。广宁(今辽宁北镇)人。康熙三十七年官新城知县。后升达州知州。郎氏学诗于王士禛,此书乃述其师说,并兼质于张笃庆,张实居二人,故书中每一问而三答。笃庆,字历友,号厚斋,昆仑外史。平原(今属山东) 人,康熙二十五年拔贡,生卒不详。实居,字宾公,号萧亭。邹平 (今属山东)人,茹家国之痛,高隐不仕,生卒不详。二人与王士禛都有亲戚关系,诗歌曾被王氏所称赏。故三人所答,或共明一义,或各明一义,而大概论旨是比较接近的。如第一条问“学历与性情”的关系问题,王士禛答曰:“司空表圣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性情之说也; 扬子云云:‘读千赋则能赋。’此学问之说也。二者相辅而行,不可偏废。”张笃庆答曰:“非才无以广学,非学无以运才,两者均不可废,有才而无学,是绝大佳人唱《莲花落》也;有学而无才,是长安乞儿著宫锦袍也。”张实居答曰:“夫曰‘诗有别才,非关学也;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为读书者言之,非为不读书者言之也。”这里既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阐明了性情与学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又可具体看到其述说的观点,均以神韵说为依据,而强调悟性或妙悟。全书主要讨论诗歌的体裁演变,声调音律,作法技巧,学诗门径等方面的问题,连及而批评了当代诗坛弊病,俱可参考。有《花薰阁诗述》本,《学海类编》本、《清诗话》本。 ☚ 带经堂诗话 载酒园诗话 ☛ 师友诗传录诗论。清郎廷槐编。一卷。廷槐字梅溪,盛京广宁(今辽宁北镇)人。生平未详。此编总三十一条,条各一问三答,“阮亭答”为王士祯之说;“笃庆答”为张笃庆言, 笃庆, 字历友,平原人:“实居答”为张实居言, 实居, 字萧亭,邹平人。二张与王士祯有亲戚关系,论旨亦较为接近。作者所“问”甚广,三人作答多有互补,有一定价值。此书内容与名称各本不一。有称《渔洋定论》者,专录士祯之语;有称《梅溪诗问》者,则为二卷本,下卷为诸本所无。称今名者多为不足本,如《学海类编》本、《谈艺珠丛》本等,皆只十九条。丁福保据《花董阁诗述》之《梅溪诗问》,辑入《清诗话》,用今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