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经书
师公行祭祀或法事时所诵唱之文本。俗称唱本或唱格。均为传世的民间手抄本,据调查大约有120余部,皆用方块古壮字写成。每部数十行至数百行不等,最长的达二千余行。多为五言或七言山歌体,押腰脚韵,有排歌和勒脚歌两种样式。按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四类:❶创世古歌,如《布洛陀》、《布伯》、《雷王》、《造天地》等;
❷英雄史诗,如《莫一大王》、《白马三娘》、《冯泗将军》、《甘王》等;
❸孝悌故事歌,如《唱东林》、《分家泪》、《传扬诗》、《十月怀胎歌》、《祖源歌》等;
❹爱情故事歌,如《天上月圆人团圆》、《秧姑》、《七姑》、《八姑》、《文龙与肖尼》、《刘三妹》、《李旦与凤娇》等。这些经书,均为地道的壮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忠实纪录,广泛地反映了壮族的宗教、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表现了壮族对自然、社会、家庭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此外还有少部分经书虽是从汉文学翻译或移植而来,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二十四孝》、《唐僧西天取经》等,但其内容与形式均作了改造,带上了浓厚的民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