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布留洛夫《庞贝城的末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布留洛夫《庞贝城的末日》

布留洛夫《庞贝城的末日》

这是 一幅历史画,描绘了古罗马城市庞贝,在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时,被喷出的岩浆和灰砾堙没前那一刹那间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红光映彻了远方的半边天空,房屋破裂,大理石雕像从台座上倾倒下来,人们不知所措,有人掩耳而逃,有人仓惶呼救。在这难以抗衡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仍然表现出纯真高尚的感情。母亲以她特有的母爱搂护着自己的女儿,父亲用斗篷掩护着自己的妻儿,儿子从地上搀扶起老母亲,或用双臂把老父亲挟走,新郎紧抱着失去感觉的娇妻,甚至那个把颜料箱举在头顶上的年轻艺术家,还能镇定自若地观察周围的一切,似乎要当这场灾难的见证人。
庞贝城位于意大利罗马东南150英里,濒临那不勒斯海湾,座落在维苏威火山南麓的一块平原上。全城由一道筑有七个城门十四个城楼的城墙围绕着,城内住有两万多居民。城外柠檬、柑桔、葡萄等林木果园密布。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它就以繁荣富庶而闻名。公元前三世纪被罗马占领后,又被辟为富人的游乐场所,除市政厅、商行会所、官邸、庙宇和公共广场外,酒馆、剧场、店铺、赌窟、妓院和别墅林立,它们多镶有彩色玻璃和壁画,饰以青铜或大理石雕像,可谓雄伟壮丽,豪华至极。
布留洛夫构思这幅作品的时候,正值意大利考古学家们发掘出庞贝城的遗迹之际。他参观了庞贝遗址,看了它的各种建筑。从1830年起,他开始着手创作。他所根据的惟一文字资料,是这场大灾难的目击者小普利尼给历史学家塔西图斯的两封信。普利尼当时还是个17岁的学生,他同舅父博物学家老普利尼住在庞贝对面的米赛努姆,中间隔着那不勒斯海湾。他描述隔海遥望的情景时写道: “ 一朵非常大的烟云,形似伞状松,出现在地平线上,熊熊烈火在燃烧,火光在天色幽暗中显得更加灼烁,地震频繁,房屋相随摇晃,可是我们害怕到外边去,因为屋外一块块燃烧着的浮石有如阵雨急骤而下。”


庞贝城的末日 布留洛夫


布留洛夫在作了多幅素描和草图之后方正式进入创作。1833年,画完成了。它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庞贝城的一角,仿佛使我们看到了圣经中所说的末日来临时的恐怖景象。它生动地描绘了在古代世界即将终结的时候,被自然的淫威所愚弄的人类的悲剧。从构图和浮雕式的人物这 一点来看,它仍旧保留了古典的手法。不过背景的火海与从天上倾注到人们头上的冷光之间的反差,却又加强了画面的悲剧色彩。所以,这幅画可以说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这幅作品曾相继在米兰和巴黎展出,布留洛夫也因此 一举成名。作品后来被运回俄罗斯,布留洛夫于1835年经希腊、土耳其载誉归国。
布留洛夫(1799—1852)的父亲是 一位雕刻家,所以他兄弟四人从小就在艺术家家庭的环境中长大。从1809年入彼得堡美术学院到1822年去意大利留学,布留洛夫不仅在绘画方面,而且在石版画、雕刻、舞台布置和服装设计方面,都显示出很高的天分。
布留洛夫还是 一位优秀的肖像画家。他向委拉斯凯兹、伦勃朗、鲁本斯、凡·代克和意大利的古典画家们学习,并渐渐确立起自己独特的画风。1820年左右的肖像画,笔法轻快自由,富有浪漫精神。1830年左右他创作了许多尺寸很大的肖像画,模特都是身着礼服的贵族,色彩丰富明亮。《骑马的少女》即是此时期的代表作。
布留洛夫很善于刻画人物内心深处微妙的感情变化,他画的 一系列亲朋好友的肖像,神态无拘无束,笔法清新自然,与学院派画风迥然不同。晚年画的 《考古学家M ·兰奇肖像》,则显示了从浪漫主义向写实的转变。
☚ 安格尔《德·奥松威伯爵夫人》   席里柯《梅杜萨之筏》 ☛
000032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