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摩布依族原始宗教祭祀人员称谓。亦称“摩师”,汉语也称“老摩”、“摩公”等。指布依族原始宗教职业者与传承者,多为自然领袖。主要为村寨、宗族群体或家庭主持丧葬仪式或为人祈福禳灾等。拜“鲍尔陀”(布依族原始宗教所信仰的造物者)为祖师。有严格师承关系,拜老摩为师后,即开始学习经文,并经常参加宗教活动。在熟悉经文,能独立主持宗教仪式后,举行“出师”仪式,即可自立门户,独立主持宗教仪式并收徒。主持宗教仪式时主要是诵经,并使用“摩剑”、卦板及鼓、钹、锣、铜鼓等法器。也行巫术,但不同于其他民族巫师及萨满,无须处于迷狂状态,主要靠诵经和一定象征性动作,以咒语力量而不是怪异动作去达到控制和支配施术对象的目的。有些布摩则同时是道士,能主持道场仪式。布摩经典统称为“摩经”,其中以丧葬经典为最多。一般不脱离生产劳动,没有特权,但在社会中属知识丰富者,在群众中享有威信。 布摩壮语音译。壮族男性宗教职业者称谓。亦称“布道”。意为“师公”、“道公”。流行于广西。主管村寨中安神、驱鬼及祭祀等事宜。由先祖传袭或拜师承袭。尊奉莫一大王、白马娘娘、花婆圣母、释迦牟尼、张天师等为祖师。实为道教、佛教和壮族地区原始宗教多神论的混合体。有用方块壮字书写、以勒脚歌为体裁的经书,内容含请师、求神、驱鬼、祝福等类,多用壮语演唱。作法时,边念经,边跳师公舞。有单人舞(小型驱鬼祭祀时采用)和集体舞(大型安神祭祀活动时采用)之别。舞蹈柔和多姿,以鼓、铙、钹、锣为伴奏乐器,今已发展为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