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语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部、中部、西部和西南部。分黔南、黔中、黔西三种土语。有带喉塞音的浊塞音声母[ˀb]、[ˀd]和带喉塞音的浊擦音声母[ˀj]、[ˀv],有腭化音[pj]、[mj]和唇化音[kw]、[ ],部分地区腭化成分已消失而为[p]、[m],多数地区无送气音声母;主要元音有六个,元音韵尾有[ ]、[ ]、[ ]三个,辅音韵尾有[ ]、[ ]、[ ]、[ ]、[ ]、[ ](或[ ])六个,元音除[e]外一般分长短。有舒声调六个,促声调二个,共八个词类,声调和声韵母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带喉塞音的声母一般只出现在第一、四、五、七调。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谓语居中宾语在后,以名词为中心的修饰词组除数量词在前外(数词“一”在名词后),修饰语一般在后,名词独用往往前带相应的量词。词汇中以单音词居多。使用文字为布依文。 布依语我国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212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及贵阳市郊。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和黔西3个土语,或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土语。3个土语中以黔南土语分布面广,使用人口最多。布依语的主要特点如下:语音:声母有单纯、颚化和唇化3类。大多数地区没有送气音声母,但现代借词例外。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和韵尾组成。在大部分地区,韵尾前面的a、 i、 u、Ɯ4个元音分长短。有的地方,韵尾一k读为— 。有的地方长元音后面的—k或— 已经失落。声调有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类。促声调的调值和舒声调的调值相近。声调的性质同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各分阴阳相似。汉语借词的语音由于借词的年代不同,读音也不一样。早期的汉语借词保留了中古汉语读音特点,其语音变化和布依语词的方音变化规律基本 相同。近代的汉语借词,是从汉语的西南官话直接吸收的,往往因地区不同,在布依语语音系统外,又分别增加了一些声母和韵母。语法:以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名词的修饰语,除由“二”和“二”以上的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前以外,都在名词之后。有丰富的量词。介词大多来自动词。词汇:有单纯词与合成词两类。单纯词以单音节词居多,多音单纯词很少。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构成,另一种是由词根加附加成分构成的派生词。汉语借词很多。近代借词,多是双音节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方面的词。早期汉语借词,以单音节词居多,而且多数是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方面的名词。有本民族词和借词并存并用现象,也有不同时代借词并存并用现象。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在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80年代初作了修改,现正在部分布依族聚居区试验推行。聚居区的布依族,在日常生活中以布依语为交际工具。城镇附近的居民兼懂汉语的多。公职人员、学生、青壮年人都兼懂汉语,有少数人转用了汉语。杂居于布依族地区的其他民族,有兼懂布依语的,布依族也有兼懂其它民族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