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市管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市管县shì guǎn xiàn

一种由各地中心城市直接组织生产及流通的新兴行政管理体制。例如:“在审理案件的节骨眼上,C市‘市管县’,L城由地区划归C市管辖,权力因此大换班。”(《中国作家》1988.5.33页)“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今年第2期载文建议放弃市管县体制。”(《南方日报》1989.4.8)

市管县

又称“市领导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领导体制的组成部分。1950年设立旅大市(今大连),领导金县、长海2县及旅顺市,是实行此制的开端。1958年国务院批准北京、上海、天津3市和辽宁省的沈阳等11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5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1978年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使市领导县的体制在法律和宪法上得以确认。1983年以后,由江苏、辽宁等省率先实行,以后在全国广泛推行。1986年4月19日,国务院对市领导县的条件作了明确规定,凡市区非农业人口达25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形成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对周围各县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的,可实行市管县的体制。一个市领导多少县,要从实际出发,主要应依据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情况和城市经济实力大小来决定。截至1991年12月,全国共有179个设区的市(地级市),领导674个县级单位,加上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领导的22个县,共696个县级单位。

市管县

我国的一些地级市与地区机构合并,由市领导县的城市管理体制。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城乡关系、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在1982年11月30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提出:“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区。”并明确规定:“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实行地市机构合并,由市领导周围各县。”我国原有的政府体制是“中央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地区、地级市政府——县、县级市——乡、镇”,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后,一些地方的地区与市合并,形成了市管县的体制。实行市管县,目的是对城市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和农村的自然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以利于促进城市工业的扩散,以及对乡村工业在资金、技术和原材料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农村工副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加速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