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黎条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全称《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1951年4月1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国在巴黎签订的创建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目前缔约国有12国。《条约》分4部分,共100条。第1部分(第1条—第6条)阐明该共同体的宗旨、目的、权力、原则和性质。共同体的具体目的是建立并管理一个煤钢共同市场,协调成员国的经济,为经济增长、就业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第2条)。第2部分(第7条—第45条),具体规定了共同体4个主要机构的组成、权限的划分和各自的职能。这4个机构是高级机关、共同议会、特别部长理事会和法院,此外,还设立一个审计院,负责共同体的审计工作。第3部分(第46条—第75条)是经济、社会条款,具体规定了共同体在财政、投资、生产、价格、企业合并、竞争规则、工人的工资和自由流动、运输、商业政策方面的措施。第4部分(第76条—第100条)是一般性条款,对共同体决策、决策程序、财政年度等作了规定。此外,《条约》还包括3个附件、2项议定书和1个关于临时条款及法德两国关于萨尔地区的换文。 《巴黎条约》1763Paris,Treaty of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三国经过三年谈判,1763年2月10日签订的旨在结束“七年战争”的和平条约。条约规定:英国从法国获得加拿大,包括五大湖盆地和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土地;从西班牙获得佛罗里达。法国保留在纽芬兰和圣劳伦斯湾的捕鱼权,获得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作为不设防捕鱼基地,恢复在西印度的殖民地、在印度的贸易站以及在乍得的贩奴基地。根据1760年有条件投降的原则,英国保护加拿大有限的信仰自由并交换战俘。另外,根据自愿原则,加拿大人可在18个月内迁离加拿大。条约还规定保存政府档案。条约的签订使英国获取了大片领土,法国仍可以与英国的海上霸权抗衡,而西班牙则一无所获。 巴黎条约 《巴黎条约》Paris Treaty见欧洲煤钢联营。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舒曼计划 ☛ 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亦称《巴黎和约》。为结束美西战争而签订的条约。1898年10月起美国和西班牙两国代表在巴黎谈判,12月10日签订条约。主要内容:西班牙割让波多黎各、菲律宾、关岛给美国,美国为此付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的补偿;西班牙放弃在古巴的一切权利,并承担古巴的债务。1899年2月获美国国会批准。从此,美国的扩张势力伸及亚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