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姆部分珞巴族的自称。分布在西藏东南的珞渝地区,传说从康藏高原移来,曾在波密和白马岗居住过。一百多年前门巴族进入白马岗后,他们向南迁移到今住地。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处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信仰原始宗教。未婚男女分别住在氏族专门建造的公房内。有文身的习俗,不留须发,妇女亦把发剪短。难断的诉讼用神判解决。 巴达姆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门巴人称“莫邦珞”或“洞工”,西方人称“阿波尔”。据传原住波密、白马岗一带。百余年前,门巴人进入白马岗后,该部向南迁移。经雅姆尼河,迁至达木洛克和密蒲一带。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起,英国殖民主义者开始武装侵略该地,遭到珞巴人的节节抵抗。1911年,英国又组织正规军进行所谓“阿波尔远征”,试图征服该部,愈加激起民众的仇视。英国殖民主义者也存有戒心,并划了一条所谓“内线”,不准阿萨平原的人进入他们的地区。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20世纪40年代。今改名阿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