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坚果Brazil nut王蕊科巴西坚果属,热带常绿果树,大乔木。别名巴西栗。学名Ber-tholletia excelsa H.B.K. (B. myrtaceae)。 原产于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巴西, 在亚马逊河盆地形成大片森林。19世纪70年代世界年产量3万~6万吨, 巴西主产, 玻利维亚、圭亚那、哥伦比亚、秘鲁等国的产量较少。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和其他地区曾引种, 但未见有商品生产。树高20~45米, 树干笔直,木质优良。叶长35~40厘米, 宽约7.5厘米,波状,顶端尖, 轮生, 柄短。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 花暗黄色, 直径约5厘米。果圆球形, 棕色, 直径10~15厘米, 具木质厚壳; 每果有种子12~24粒, 种子横切面三角形, 种仁白色。要求高温高湿的气候和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用种子繁殖, 10~15年开始结果, 果实11月成熟, 落地后收集。成年树每株产果100~300个。种子不耐贮。种仁含油65~70%,蛋白质13~17%,碳水化合物8%。炒、炸后可食, 多用于加工糖果等食品,油可食用。巴西坚果几乎全部产于南美洲森林,栽培极少。 巴西坚果Brazil nutBertholletia excelsa Humb etBomp.,玉蕊科,巴西坚果属。常绿乔木。2n=34。原产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中国台湾省有栽培。树高30 m以上。叶片大,长70~80 cm,宽20 cm左右。果皮厚而坚硬,内含18~24粒三角形种子。种皮褐色,坚硬;种仁白色,含脂肪高达60% ~70% ,可供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