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怵乎好,不迫乎恶
不被自己爱好的事物所诱惑,也不被自己惧怕的事情所胁迫。 管仲学派关于君子人格的命题。语出《管子·心术上》。 文中说,人可以用杀戮来镇压,这是因为他怕死;人可以用有害于他的事来阻止其行为,这是因为人都是好利的。一般的人往往迫于他所惧怕的事情,而失掉他所喜好、所追求的东西;或者是被他喜好的东西所诱惑,而忘记了他所厌恶、惧怕的事情。 而君子不是这样的。君子之为人,“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智去与故”。 “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即君子对于其所恶与所欲,都能以“道”、以“理”为准则,以理智控制其情欲。《心术上》的思想中道家、黄老的气息浓厚。故认为君子之为人又是恬愉无为的。此君子与儒家君子不大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