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巴斯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巴斯德1822~1895Louis Pasteur

法国近代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1822年12月27日生于法国多耳,1895年9月23日逝世。巴斯德以研究甾体化学、发酵学和细菌学著称于世,对蚕微粒子病研究作出卓越贡献。1845年法国沃克吕兹省发生蚕微粒子病,并蔓延到邻省,以后5、6年延及全国,使法国产茧量锐减。1865年巴斯德奉农业部长的委任前往亚来进行研究,历时5年,查明了微粒子病的病原,了解到母体传染的途径,发明了袋式采种法,淘汰染病母蛾产卵,取得了预防微粒子病发生的显著效果,挽救了法国的蚕业。1870年著《蚕病的研究》记述法国、意大利的蚕病史,是有关微粒子病和软化病研究的名著。巴斯德袋式采种原理,至今仍为许多国家所采用。

巴斯德1822—1895Louis Pasteur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曾任第戎、巴黎等大学的教授和巴斯德研究所所长。证实了发酵是微生物的作用,人和动物的传染病来源于病原微生物,为近代消毒、防腐方法和治疗各种传染病提供了科学根据,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著有《乳酸发酵》、《酒精发酵》、《蚕病学》等。其科技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一)科学无国界,科学家要热爱祖国。他说:“如果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对于他的国家的光荣却应当尽心竭力,死而后已。无论哪一位大科学家,你们一定可以看出他有很热烈的爱国心。他想到要为国争光,他就会有勇气和忍耐心去担任一些艰难而光荣的工作。”(引自《巴斯德传》第403页,中华书局1936年版)还说:“科学是我的生活的导师,我只是为着它而生活,而且在那些危急的时期内,我的爱国心给了我不少的勇气。我把它的伟大和科学的伟大联合起来了。”(同上书,第345页)(二)人生在于奉献。他认为,“人生无益于人类,便是无价值的。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乎增高地位,乃在乎善用自己的才能,用到最高的限度。”(同上书,第2页)“一个人感觉他自己的精力逐渐衰弱时,他唯一的安慰是:能够帮助那班比自己更有希望的,决心向光明大道前进的青年们。”(同上书,第457页) (三)谨慎、求实。他提出的每一个新观点都经过实验反复证实。他认为,“凡是从实验室里出来的一定要谨慎,要谦逊,要保留;要等临床医生做忍耐的、长期的实验之后加以认可;不经过临床的实验,决不会有真正实用的医术。”(同上书,第232页)

巴斯德

巴斯德1822~1895BashideL.Pasteur

法国微生物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生于法国东部的多尔。早年在阿尔布瓦接受初等教育。1840年在贝桑松皇家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842年又获科学学士学位。1843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化学,1847年获博士学位。1849年任施特拉斯堡大学化学教授。1854年任里尔理科大学教授。1857年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1882年他入选法兰西学院(Academie Francaise)。1888年巴斯德研究所成立,任所长,直至1895年逝世。
巴斯德是一位有多方面重大成就的科学家。1848年证明无光学活性的消旋酒石酸溶液中同时含有左旋和右旋两种酒石酸,揭示了酒石酸的同分异构现象,接着又证明有可能由生物合成具有旋光性的有机物。1854年先后发表了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论文,不同意维勒和李比希把发酵只看作是化学过程的观点。同时发明加温至50℃以杀死杂菌、防止酒变酸的方法,世称“巴斯德消毒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1864年发表了“论自然发生”的讲演,公开表演实验,否定了普歇(F.A.Pouchet,1800~1872)等人认为微生物可以在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错误看法。1866年应邀研究“蚕瘟病”,发现这是一种由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1868年他得了中风病,但仍继续从事研究工作。1872年后相继研究了啤酒发酵和牛羊炭疽病。1879年研究鸡霍乱,发现给家禽接种弱毒疫苗可以防治此病。1881年接种弱毒疫苗预防炭疽病亦获成功。1880年开始研究狂犬病,他证明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微生物(后来知道是病毒)感染了神经系统,他借助于受感动物的干组织,获得了已经减毒、适于人体接种的疫苗,并用此种疫苗救活了一个患狂犬病的男孩。

☚ 孟德尔   海克尔 ☛
巴斯德

巴斯德1822—1895Baside,LouisPasteur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是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为微生物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医药、农业、发酵、免疫等学科的发展。他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灭菌肉汤的科学实验,最终否定了一个古老的学说,即“自然发生说”,创立了“生源说”。主张生命只能来自生命。他认为不是发酵产生微生物,而是由不同微生物引起发酵。他证明了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引起酒精发酵,并相继发现了乳酸发酵、醋酸发酵、丁酸发酵等。他并且分离得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为人工进行工农业微生物发酵提供了依据。他还证实当时流行的蚕病、鸡霍乱病、炭疽病、狂犬病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并提出用预防接种法进行预防。此法沿用至今,为人类带来了福音。他创立了一种科学的杀菌方法,即巴斯德消毒法,解决了葡萄酒变酸变苦的问题,此法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消毒牛奶、啤酒、酿酒原汁,以至干酪、果汁、蛋品、蜂蜜等。

☚ 李时珍   达尔文 ☛

巴斯德1822—1895Louis Pasteur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奠基人。早年在对酒石酸盐旋光性的研究中引起对微生物的兴趣。首次证明发酵和腐败是微生物所致,进而否定了自然发生说,并确立了加温灭菌技术。在研究家蚕微粒子病,鸡霍乱和炭疽病过程中,证实传染病乃病原微生物所致,并发现被减毒了的病原菌能诱发免疫性。晚年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上有很大贡献。主要著作有《乳酸发酵》、《酒精发酵》、《蚕病学》等。参见“医药卫生”中的“巴斯德”。


巴斯德

见“生物”中的“巴斯德”。

巴斯德

巴斯德

巴斯德 (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生于多尔,毕业于巴黎师范学院。1848—1849年任第戎公学物理学教授。1849—1854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教授。1854—1857年任里尔大学教授。1857—1867 年任巴黎师范学院教授。1867—1889年任索邦大学教授。1889—1895年任巴斯德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862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6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48年,巴斯德在第戎公学任教时,成功解决酒石酸同分异构问题,弄清了消旋酒石酸产生原因。后用发酵方法制出纯净的左旋酒石酸。为弄清发酵问题,巴斯德以牛乳做试验,从牛乳发酵液中发现一种灰白色物质,即酵母,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中含有大量标状微生物,即发酵微生物。牛乳变酸就由这种微生物引起。后发明加温灭菌方法,把高温灭菌方法引入酿酒工艺中,解决了法国长期无法解决的酒类变质问题。1865年,巴斯德研究欧洲流行的一种蚕病,发现了病原体并找到防止感染的方法。1871年研究成功防治羊传染病的方法。巴斯德对鸡霍乱进行过研究,发现病原菌放置一定时间后,毒性大大减少,把减毒的鸡霍乱病原菌注射到健康动物体内,能诱发免疫作用,把这种方法用在人身上获得成功。通过治疗一个狂犬病患儿,制成一种狂犬病疫苗。巴斯德通过探索微生物世界秘密,证实发酵是微生物作用,人和动物传染病来源于病原微生物。这些重要发现为近代消毒、防腐方法提供科学根据,为战胜各种传染病指出研究方向,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 焦耳   华莱士 ☛
巴斯德

巴斯德

巴斯德 (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生于多尔,毕业于巴黎师范学院。1848—1849年任第戎公学物理学教授。1849—1854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教授。1854—1857年任里尔大学教授。1857—1867年任巴黎师范学院教授。1867—1889年任索邦大学教授。1889—1895年任巴斯德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862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6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48年,巴斯德在第戎公学任教时,成功解决酒石酸同分异构问题,弄清了消旋酒石酸产生原因。后用发酵方法制出纯净的左旋酒石酸。为弄清发酵问题,巴斯德以牛乳做试验,从牛乳发酵液中发现一种灰白色物质,即酵母,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中含有大量标状微生物,即发酵微生物。牛乳变酸就由这种微生物引起。后发明加温灭菌方法,把高温灭菌方法引入酿酒工艺中,解决了法国长期无法解决的酒类变质问题。1865年,巴斯德研究欧洲流行的一种蚕病,发现了病原体并找到防止感染的方法。1871年成功研究出防治羊传染病的方法。巴斯德对鸡霍乱进行过研究,发现病原菌放置一定时间后,毒性大大减少,把减毒的鸡霍乱病原菌注射到健康动物体内,能诱发免疫作用,把这种方法用在人身上获得成功。通过治疗一个狂犬病患儿,制成一种狂犬病疫苗。巴斯德通过探索微生物世界秘密,证实发酵是微生物作用,人和动物传染病来源于病原微生物。这些重要发现为近代消毒、防腐方法提供科学根据,为战胜各种传染病指出研究方向,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 焦耳   华莱士 ☛
巴斯德

巴斯德

巴斯德(Pasteur,L. 1822~1895),十九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出生于法国汝拉(Jura)省的多尔(Dole),1847年毕业于巴黎师范大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历任第戎神学院理学教授、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教授、里尔科学院院长及化学教授等职。1857年到巴黎师范大学从事微生物学研究,最后任巴黎巴斯德研究所所长直至逝世。
巴斯德在巴黎学习时,化学家杜马(Dumas,J.B.)的一次学术演讲,对他产生极大影响,使他首先涉猎于化学研究领域。他研究了多种酒石酸盐结晶和葡萄酸盐结晶,第一次将一个不旋光物质析解成两个旋光组分,并指出左右旋酒石酸之间存在着不可叠合的镜影关系,从而推动了对有机化合物旋光性的研究,也为后人建立立体化学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此,巴斯德于1856年获得法国皇家科学院荣誉勋章。
在以上实验中,巴斯德同时观察到微生物对酒石酸的作用,此后十余年间他研究了发酵及酒类变质问题,证实了其中微生物的作用,并提出加温灭菌的防腐方法,为近代消毒防腐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参见“细菌学的建立和发展”条)。1860~1865年间他向法国科学院提交数篇关于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论文,1879年又完成了《发酵的生理学》一书,阐述了酵母菌、发酵过程与氧和二氧化碳的关系,右旋酒石酸发酵中酵母菌的厌氧现象; 并通过乳酸钙的发酵过程进一步论述了厌氧微生物的性质。
关于微生物来源的研究,巴斯德在实验中严格控制无菌条件,并以长曲颈瓶净化与无菌肉汁接触的空气,证实:肉汁腐败的原因只能是来自外界的微生物污染,肉汁本身并不能产生细菌而致腐败,因此使根深蒂固的“自然发生说”谬误得到澄清。巴斯德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这一成果,受到科学院嘉奖,并于1862年被接受为科学院院士。在巴斯德细菌学说启发下,外科医生重视手术后感染与细菌的关系,开始了外科消毒法,使术后感染率大大下降。
1865年,巴斯德来到南部地区研究蚕病,发现蚕的病害起因于一种遗传性、寄生性感染一蚕胞子虫病,病原菌存在于蚕食的桑叶上。巴斯德指出必须消灭病蚕及病害桑叶,控制疾病蔓延。1868年,他又研究一种羊流行病,表明也是由一种微生物——炭疽杆菌所引起,防止关键在于割除病草、消灭病羊,防止健康羊群与致病菌的接触。其后巴斯德证实了炭疽杆菌是引起炭疽病的唯一原因(1877)。同年,他与朱伯特(Joubert,J.)、钱伯伦(Chamberland,C.)共同发现了恶性水肿菌。1878年,巴斯德在巴黎报道了这些结果,提出传染病的细菌病原说。1879年他首先发现了并命名了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以后又发现了疥癣、旋毛虫病等的病原。此外,他首先发现了厌氧菌的致病特性,提示了动物发热与致病菌的关系。
十九世纪后期,巴斯德以极大的兴趣研究疾病的控制和预防。他偶然发现鸡接种久置的鸡霍乱菌苗后,虽也出现病症,但甚为轻微且数日可愈,而再次接种致命的新鲜鸡霍乱菌苗,试验鸡仍安然无恙。巴斯德考虑,微生物减毒或灭活后若能保持原有某些特性,动物接种后可能偶染轻恙但不致死,而从此获得抵御这一微生物的能力。他便开始寻找制备减毒菌株的方法,1881年他利用高温培养获得炭疽杆菌减毒株,制成炭疽菌苗;其后又用兔体内连续传代方法获得减毒狂犬病毒株,制成狂犬疫苗。1885年7月巴斯德成功地用狂犬疫苗抢救了一名被疯狗咬伤的少年,开创了人工免疫治疗。减毒疫苗的发明,为实验免疫学建立了基础。
1889年,巴斯德研究所在巴黎成立,巴斯德任所长,直至1895年逝世。

☚ 微尔啸   布罗卡 ☛
000139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