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巫山十二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巫山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

即《虞美人》。宋姜夔词“西园曾为梅花醉”一首及“摩挲紫盖峰头石”一首,张奕枢刊本《白石道人歌曲》题为《巫山十二峰》。此调《词律》、《词谱》均不载。

☚ 巫山一段云   极相思 ☛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山部 > 名山 > 巫山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  wūshānshíèrféng

亦稱“十二碧峰”、“十二峰”。即望霞、翠屏、朝雲、松巒、集仙、聚鶴、淨壇、上升、起雲、飛鳳、登龍、聖泉諸峰的合稱,位于川鄂之際巫峽兩岸,爲巫山最爲秀拔挺出者。唐·李端《巫山高》詩:“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唐·劉禹錫《松滋渡望硤中》詩:“十二碧峰何處所?永安宫外是荒臺。”唐·李涉《竹枝詞》:“十二峰頭月欲低,空聆灘上子規啼。”一説,爲獨秀、筆峰、集仙、起雲、登龍、望霞、聚鶴、棲鳳、翠屏、盤龍、松蠻(巒)、仙人十二峰。參閲宋·祝穆《方輿勝覽》、元·劉壎《隱居通議·十二峰名》、明·曹學佺《蜀中廣紀·夔州府·巫山縣》、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四川·巫山》。

巫山十二峰

巫峡名胜。在巫山县东巫峡两岸。古人诗有 “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之语(清许汝龙 《巫峡》)。北岸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六峰,沿江屹立,舟行江中,一一在目; 南岸飞凤、翠屏、聚鹤、净坛、起云、上升六峰,仅见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净坛、起云、上升三峰在离江边较远的后山,不能看见。十二峰以北岸望霞峰 (即神女峰) 最为纤丽奇俏。因其每日第一个迎来朝霞和最后送走晚霞,故名。又因峰顶兀立着一个人形般石柱,宛若少女,被人们视为神女化身,故又名神女峰。刘禹锡 《巫山神女庙》诗: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在古代神话中,相传神女乃西王母的女儿,名瑶姬,曾助禹治水,博得后人尊祀。《巫山县志》说: “赤帝女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为神女。” 现神女峰对岸飞凤峰下有授书台,相传为神女授书夏禹处。

巫山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

位于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中部巫峡两岸,巫山县境内。北岸有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南岸有净坛、起云、飞凤、上升、翠屏、聚鹤诸峰,登龙峰最高,海拔1210米。“放舟下三峡,心在十二峰”(清许汝龙《舟行峡中》)。巫山十二峰俊拔秀丽,千姿百态,令人神往。古人把十二峰之名连成一诗:“曾步净坛访集仙,朝云深处起云连。上升峰顶望霞远,月照翠屏聚鹤还。方睹登龙腾汉宇,遥瞻飞凤弄晴川。两岸不住松峦啸,料是呼朋饮圣泉。”登龙峰如巨龙飞升,飞凤峰若凤凰凌空,集仙峰顶岔口似巨剪张开,翠屏峰似画屏临江卓立。朝云峰顶晓云晨雾时聚时散,变幻谲异,所谓朝云暮雨,正是巫山风光特色。松峦峰形如圆形帽盒,故又称“帽盒峰”。十二峰中以神女峰(即望霞峰)最为有名。

☚ 瞿塘峡   神女峰 ☛
巫山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

在四川省东部巫山县境内,由长江横切巫山而形成。自西而东,北岸有登龙峰、集仙峰;南岸有飞凤峰、翠屏峰、聚鹤峰;另有起云峰、净坛峰、上升峰分布在官渡河下游两岸。其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顶有巨石矗立,高崖如碑,低石如少女(即神女石),有“美人看碑”之称。传说中神女为西王母小女瑶姬所变,为民除害,为船导航。每当朝晖夕照,霞光尽染,故又名望霞峰。因靠近江边,高而易见,船工们有“神女导航”之说。

☚ 东山森林公园   大宁河小三峡 ☛
000055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