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巨灵擘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巨灵擘山典源出处 《文选 ·张衡 〈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bixi),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迹犹存。”薛综注:“华山,名也,巨灵,河神也,巨,大也。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bo) 开其上,足蹋离其下,中分为二,以通河流,手足之迹,于今尚在。”《遁甲开山图》 曰:“有巨灵胡者,遍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晋·郭缘生《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劈开其上,以足蹈其下,中分为两,以通河流。” 《搜神记》 卷十三、《水经注 ·河水注》亦载。 巨灵擘山 巨灵擘山亦题《二华之山》。东晋志怪小说。干宝撰。原载《搜神记》卷十三。《法苑珠林》卷七十九、《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九皆引载。舒佩实《汉魏六朝小说选译》、李格非等《文言小说》皆选录。是一篇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小说。本事见《西京赋》注。作品叙写:华岳的太华、少华二山,本是一山。它正当河道,使水弯曲而过。于是,河神巨灵便手掰其上,脚蹬其下,使其一分为二,以通河流。今天看去,华岳之上,巨灵掰山的手迹指痕依然俱在,足迹亦在晋之首阳山下。所以,汉代张衡在《西京赋》中赞颂说:“巨灵赑屭(bìxì,用力貌),高掌远迹,以流河曲。”这篇巨灵擘山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解释了华岳二山形成的原委,在张扬神道的同时,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铲除障碍的强烈愿望。从古以来,自然界的高山大川,一方面养育了人类,另方面,与人类有着一定的矛盾。人民为了发展生产,方便生活,常有移山改河的愿望。可是,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就幻想着有一神人能一举手,一投足,便山破水流,岭移河开。这篇神话,客观上正反映了这一强烈愿望。艺术上,本篇没有超越当时小说“丛残小语”和“粗陈梗概”的总体格局,但能三言两语画出一个大力神的形象,写巨灵对于华山,“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分开了山峰,并把手迹掌印留在岩石上,却显得不费吹灰之力。其伟岸情状,栩栩如生。《水经注》卷四亦载有此事。这个传说至今仍在民间流行,被后世不少文学作品引作题材,如《劈山救母》即受此文“擘开其上”情节的影响。 ☚ 蜮 二华之山 ☛ 巨灵擘山典源出处 《文选 ·张衡 〈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bixi),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迹犹存。”薛综注:“华山,名也,巨灵,河神也,巨,大也。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bo) 开其上,足蹋离其下,中分为二,以通河流,手足之迹,于今尚在。”《遁甲开山图》 曰:“有巨灵胡者,遍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晋·郭缘生《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劈开其上,以足蹈其下,中分为两,以通河流。” 《搜神记》 卷十三、《水经注 ·河水注》亦载。 释义用法 巨灵是神话中的河神,他力大无比,曾因华山挡住黄河的去路,他手掰足蹬,将山分开为二,使河水从中顺流而过。后以此典形容山川险峻,似如神力所为,多指两山夹峙,河水从中穿流而下; 也用以形容力大无穷。 用典形式 【巨灵】 唐 ·陶翰:“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 【灵掌】 清 ·黄景仁:“离属群峰形,巨力擘灵掌。” 【巨灵手】 清·黄景仁:“梁山博望二而一,导江忽劈巨灵手。” 【运神斧】 清·吴廷桢:“更叱巨灵运神斧,削出坡陀似悬乳。” 【灵胡掌】 清·钱谦益:“或如灵胡掌,襞裂地为坟。” 【擘中流】 清·吴廷桢:“罔象横冲两崖束,巨灵直擘中流开。” 【擘两山】 唐 ·李白:“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擘泰华】 宋·黄庭坚:“决事不迟疑,敏手擘泰华。” 【巨灵运斧】 明 ·陈子龙:“巨灵运斧华山摧,黄河拔地龙门开。”清 ·宋琬:“帝遣五丁开神皋,巨灵运斧地维坼。” 【巨灵擘山】 清·黄遵宪:“精卫终偿填海志,巨灵竟有擘山力。” 巨灵擘山晋·郭缘生《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劈开其上,以足蹈其下,中分为两,以通河流。”后用来形容山川陡峻,似如神力所为;也形容力大无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巨灵擘山【出处】 晋·郭缘生《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劈开其上,以足蹈其下,中分为两,以通河流。” 力气 力气力(力道;气力;色~;生~) 劲(劲头;劲力) 拳 底气 根气 另见:力 用力 效力2 劲头 干劲 ☚ 力气 人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