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左金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左金丸

《丹溪心法》卷一方。又名回令丸、萸连丸、古萸连丸、四金丸。黄连(一本作黄芩)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为末,和水为丸,或蒸饼为丸,每服五十丸,白水送下。功能清泻肝火,降逆止呕。治肝火犯胃,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嘈杂嗳气,口苦咽干,舌红,脉弦数;近代也用于急、慢性胃炎而见上症者。方中黄连既清肝火,又清胃热,且能清心,有“实则泻其子”之意;然黄连苦寒呆滞,故少佐辛热疏利、直入肝经的吴茱萸,既可制约黄连寒凉凝滞、抑遏肝气、伤阳碍胃之弊,又可助黄连降逆止呕,为反佐药。二药合用,辛开苦降,一寒一热,相反相成。实验研究:本方对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左金丸 《丹溪心法》卷一

【组方药物】 黄连180克 吴茱萸30克或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2味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50丸。
【主要功效】 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适应病证】 肝火犯胃,胁肋及脘腹胀痛,呕吐口苦,吞酸嘈杂,嗳气,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临床验证】 1.溃疡病:本方合四逆散(肝胃不和型)、平胃散(脾胃湿热型)、六君子汤(脾虚湿热型)治疗溃疡病24例,近期疗效满意(《新医药通讯》1977,1:36)。2.锑剂反应:本方治疗酒石酸锑钾呕吐恶心,每次3克,1日3次共治9例,均有效(《上海中医药》1983,3:33)。
【方义分析】 此为清肝常用方。主治证为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以及肝火犯胃所致。方中重用黄连苦寒泻火为主;佐以辛热之吴茱萸,既能降逆止呕,制酸止痛,又能制约黄连之过于寒凉。二味配合,一清一温,苦降辛开,以收相反相成之效。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回令丸”(《丹溪心法》卷一)、“茱连丸”(《医方集解》)。

左金丸

左金丸

出自《丹溪心法》,由黄连180克吴茱萸30克组成,上药为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有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功。主治肝经火旺,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嗳气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用治急、慢性胃炎,症见恶心、呕吐、吞酸、脘胁胀痛、口苦舌红者,每获良效。

☚ 龙胆泻肝丸   西黄丸 ☛

左金丸zuǒ jīn wán

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3卷黄连。
【方源】《丹溪方》。
【组成、用法】黄连六两,茱萸一两,同炒为末,神曲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
【功用主治】肝火为痛。
【方解】《成方切用》:肝实则作痛,心者肝之子,实则泻其子,故用黄连泻心、清火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则肝平矣;吴茱辛热,能入厥阴肝,行气解郁,又能引热下行,故以为反佐。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以热治热,从其性而治之,亦曰反治。故能相济以立功也,肝居于左,肺居于右,左金者,谓使金令得行于左而平肝也。

左金丸zuǒjīnwán

又名萸连丸、四金丸、回令丸。《丹溪心法》方。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水丸, 每服一钱。功能清泻肝火。治肝郁化火, 胁肋胀痛, 呕吐吞酸, 嘈杂嗳气, 口苦咽干, 舌红苔黄, 脉弦数。也用于慢性胃炎而见上症者。

左金丸

左金丸

本方出自《丹溪心法》卷一。一名回令丸。《医方集解》又名茱连丸。《医方正传》在此方基础上去吴茱萸加附子,称连附六一汤。方由黄连(一本作黄芩)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组成。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现用法为水泛为丸。每服2~3克,开水吞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功能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治肝胃火旺。症见胁肋及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嘈杂,嗳气,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本方所治证属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以及肝火犯胃所致。方中重用黄连苦寒泻火为君药,少佐辛热之吴茱萸,既能降逆止呕,制酸止痛,又能制约黄连之过于寒凉,为佐使药。二味合用,一清一温,苦降辛开,又收相反相成之效。对于本方应用黄连的意义,部分医家强调其泻心火,而后通过脏腑的生克关系,达到清肝的目的。例如陈修园说:“肝实作痛,惟肺金能平之。故用黄连泻心火,不使克金;且心为肝子,实则泻其子也。”但黄连也能入肝胃之经,清肝胃之热。秦伯未说:本方“从效果研究,以吞酸嘈杂最为明显,其主要作用应在于胃。黄连本能苦降和胃,吴茱萸散胃气郁结,类似泻心汤的辛苦合用。故吞酸而兼有痰湿粘涎的,酌加吴茱萸用量,效果更捷。”对于痢疾或湿热泄泻,腹痛明显者,可用本方加白芍以缓急止痛。疝气属于肝火者,亦可应用。现临床上亦用于急、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嗳气吞酸,口苦嘈杂,舌红苔黄者,或合加味逍遥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效。
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功能清热化湿,和血止痛。主治肝脾不和,胃痛吞酸,腹痛泄泻,以及脾胃湿热所引起的腹泻、热痢等。
佐金丸(《证治准绳·类方》第一册) 黄芩六两,吴茱萸(汤洗三次)一两。上为末,粥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术、陈皮煎汤下。功能和主治同左金丸。
四味萸连丸(《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三) 吴茱萸(炒)、黄连(炒)、神曲、荷叶各等分。为末,煮神曲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黄连当量病微甚,或炒黑、炒黄使用。功能清肝和胃。主治肝胃不和,脘腹作胀,嗳气吞酸,食不能化。本方所治证为肝胃不和,但肝火之象较左金丸证为轻,故萸、连用量等分,加神曲、荷叶以和胃助运。
连附六一汤(《医学正传》卷四) 黄连六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功能清热止痛。主治胃脘痛甚,诸药不效者。

☚ 镇逆汤   清肝达郁汤 ☛
000039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