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左右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左右丞(1)官名。东汉尚书台始置左右丞,“掌录文书期会”,并承助尚书令、仆射总理台事。隋、唐之左右丞,为尚书省的“纲纪之官”,权任尤重。据《唐六典》:“左、右丞掌管辖省事,纠举宪章,以辨六官之仪制,而正百僚之文法,分而视焉。”其左丞辖吏、户、礼三部十二司,右丞辖兵、刑、工三部十二司。若一丞缺,则另一丞可兼知其事。左、右丞与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并为尚书都省之勾检官,总勾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之公文,为尚书省之要职。宋代左、右丞进一步为执政官之一,权任尤重。元代尚书省时置时罢,左、右丞隶于中书省,为副宰相,号左、右辖。明代废中书省,六部独立,直接隶于皇帝,不再设监督各部及诸司的左、右司,左、右丞亦废止。(2)清末各部于侍郎下设左右丞,为堂官与司官的中间一级。(3)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时期,国务卿下曾置左、右丞。 左右丞zuǒ yòu chéng官名。1、汉代太官令(掌御饮食)的属官有左丞,掌御饮食。见《后汉书·百官三·太官令》。 2、东汉尚书有左丞、右丞,左丞掌吏民章报及驺伯史,右丞假署印绶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蔡质《汉仪》说:"(左丞)总典台中纲纪,无所不统。"唐代尚书省左丞掌吏、户、礼三部,右丞掌兵、刑、工三部。共掌辨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见《后汉书·百官三·尚书》、《新唐书·百官一·尚书省》。 3、清末内阁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学部等在大臣、副大臣之下设左、右丞,掌综领众务、机密文移等。见《清史稿·职官六·外务等部》。 4、民国初政事堂置左右丞,为国务卿之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