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体制改革
工资分配的等级标准、确定形式及工资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我国原有的工资制度是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存在明显的弊端: 平均主义严重,工资分配同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脱节,同职工个人劳动贡献脱节,工资标准乱、杂,造成工资管理的困难及各类人员工资关系的矛盾; 企业没有工资分配的自主权。1952、1956年我国曾先后两次进行了工资改革。从1985年开始了第三次工资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扩大企业工资分配的自主权,企业内部分配逐步拉开档次; 着手理顺工资关系; 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结构工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