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工艺概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工艺概述

工艺概述

壮族的工艺制造,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品种内容。早在新石器时期,壮族先民就制作出了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陶器,并已初步掌握了在器物上装饰各种图纹的技艺。秦汉间,制陶工艺则由早期的日用品扩展至陶房、陶俑等艺术品的生产。瓷器也是壮族地区较发达的手工艺业,战国时期已生产出胎质细腻、施釉晶莹的青瓷。至唐代,各类瓷窑已遍及整个壮族地区。宋以后,瓷器产品除釉色有青、窑变、玳瑁兔毫、红等外,青白釉、印花、刻花、贴花等新的装饰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产品开始经广州远销海外。清代,壮族地区还增添了泥兴陶等新品种。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壮族先民就对石质(尤其是玉石)产生了审美兴趣,这 一时期的石铲、玉石铲等已反映出较高的工艺水平。西周以后,以玉石器作人体饰物已非常普遍。进入汉代,出现包括翠青、翠绿、青灰、褐红等玉色和镯、环、钏等佩饰物,乃至杯、印章、动物雕塑等艺术品。与此同时,玛瑙、滑石、玻璃工艺也开始受到重视,并出现了大量的佩饰、生活用品和观赏制品,制作技艺已相当娴熟高超。从所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石范看,壮族先民这时已开创了自己的铜器冶铸业,并在汉代掌握了鎏金技术。在此后 一千多年中,壮族先民创造了大量的铸铜工艺品,其中汉代扶桑灯、凤凰灯、铜棺等都是这方面的精品。尤其是铜鼓,更壮族先民冶铸铜器的智惠和技艺的代表作。目前仅在广西各地就发现了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铜鼓六百多面,其造型体制之雄浑,装饰图纹之复杂,铸造工艺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壮族先民的纺织印染也同样起源很早。其出现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战国年间,壮族已能织出质白柔软、紧凑平整之麻布;至西汉已出现了较具规模之丝织业与印染业,随之又出现了种植棉花和绵织品。而壮族织绵工艺之奇葩——壮锦,自汉代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壮族人民及其他民族所喜爱之织品,成为我国四大名锦之 一而远销海外。由于纺织、印染业的发展,壮族的衣着服饰也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民族宗教的影响之下,宋代壮族还出现了以铁、木等为材料,以表现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形象为题材的面具艺术。这些面具刻划生动,风格古朴,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此外,壮族的石刻艺术也有着丰硕的成果。桂西上司墓石刻便是其代表作品。总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壮族的工艺业已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内容品种遍及各个方面,美化了生活,为人类文明增添了光彩。
建国后,许多壮族工艺品的制造得到了人民政府的扶持,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品种。雕塑、绘画、金属、美术陶瓷、织绣、竹藤芒草编等工艺品,已成为壮族地区旅游和出口的重要产品,深受国内外客商的欢迎。古老的壮族工艺之花,正结出新的硕果。

☚ 工艺类   陶瓷工艺 ☛
000041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