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传习所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 将军赵尔巽在省城奉天(今沈阳)东北外银圆局内附设工艺局, 试办金、木两科, 不久更名为工艺传习所, 增设缝、木、雕漆、绣、毯、染、金等8厂。招收官费学徒80名, 聘请专门艺师, 半日传授工艺, 半日学习国文、测算、绘画等科。同年六月初, 设劝业道, 即以工艺传习所隶之, 复以厂舍狭隘, 又在城外小河沿地设局建厂。冬, 新所完工, 又修订章程, 改良工艺, 添设织布、印刷、玻璃、胰皂、洋烛、凿井等工厂。光绪三十四年奏请立案, 并将提学司设立的艺徒学堂并入, 学生49名, 实习各科工艺, 学成后分派各府州县,教授生徒及创办工厂。宣统二年(1910)因公款不足, 遂改组由教育会长及学界士绅集资, 名曰惠工公司。内分织、染、木、油漆、印刷、胰皂等科。后将印刷取消, 归财政厅官办, 又添造粉笔。1925年, 教育厅用公司地址设立工科学校, 分公司迁移到大西边门外, 后由于经费无着、地点狭窄而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