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对词性、词类相同的词相对仗。与“宽对”相对而言。古时把名词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门类。严格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称为工对。如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城”对“国”,“春”(作动词用)对“破”;“草木”对“山河”,“深”对“在”,即是工对。《月夜》诗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也是著名的工对。 工对 工对词性、词类相同的词相对仗。与“宽对”相对而言。古时把名词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门类。严格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称之为工对。如杜甫《春望》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城”对“国”;“春” (作动词用) 对“破”;“草木”对“山河”;“深”对“在”,即是工对。杜甫《望月》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清辉”对“香雾”;“玉臂”对“云鬟”;“寒”对“湿”,也是著名的工对。 ☚ 对偶 宽对 ☛ 工对 工对工稳的对仗。近体诗中的“工对”主要有以下几种: ❶用反义词相对。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陆游《秋夜读书》:“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 ❸不但词性相同,而且义类和句中结构也相同的对仗。如祖咏《七夕》:“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❹诗文中常对称使用的词用于对仗,如“诗酒”“兵马”“金玉”“人物”等。杜甫《泛江送魏十八》:“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刘禹锡《怀妓》之二:“已休磨琢投泥玉,懒更经营买笑金。”参见“当句对”条。 ☚ 反对 宽对 ☛ 工对工整的对仗。即同一联出句和对句除平仄相反、句型一致外,每个对应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所指对象为同一类型的事物。如许浑《咸阳城东楼》: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其中“溪云”对“山雨”, “初起”对“欲来”,“日”对“风”, “沉阁”对“满楼”,极为工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