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业组织政策
工业产业组织政策是工业产业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政府为实现产业内部、企业之间资源合理配置而制定的促进组织结构合理化和有效竞争的法律和政策措施的总和。
工业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包括两个基本内容: 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实现企业间的有效竞争。这两方面是实现产业内部资源合理配置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产业组织政策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由于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环境、指导经济发展的基本愿望、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产业组织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在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和内容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侧重点也会发生变化。
工业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❶维护有效竞争和反垄断的政策。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一种垄断和竞争相结合的垄断竞争。有效竞争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寻求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以及形成这种市场结构的条件,即市场结构标准; 二是从竞争中可望得到的经济绩效出发,寻求竞争的有效性,即经济绩效标准。垄断政策是最早的产业组织政策,它包括促进竞争并抑制垄断的政策和规范竞争的政策两类。
❷限制过度竞争和制止不公正竞争的政策。过度竞争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极为低下。如: 行业内大量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生产要素利用率低; 重复生产、建设、引进等造成产品积压和生产能力过剩; 过度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使企业利润降低等,造成社会资源严重浪费。不公正竞争包括垄断性交易行为,如价格合谋、搭配销售、约束买主、价格区别对待等; 以及一般的欺骗行为。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有利于限制过度竞争和制止不公正竞争。
❸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政策,如企业兼并政策,它强调通过企业兼并达到利用规模经济,增强国际竞争的能力。兼并,是指两家或多家独立的企业,在共同的管理下组合成一家独立的企业。
❹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制定中小企业政策,是各国产业组织政策的共同要求,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所需投资少、易于创办、经营上灵活性强、易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特点。在劳动就业、利用小型资源、满足多样性需求以及技术创新方面都有难以替代的优势,中小企业的存在还有利于保持产业内部的竞争活力。但是中小企业在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市场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没有政府在政策上的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生存就会更困难。因此,各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中,中小企业政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工业产业组织政策的总目标是:促进企业合理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形成适合产业技术经济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组织结构。具体目标是:
❶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应形成以少数大型企业为竞争主体的市场结构;
❷对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的产业,应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协作、规模适当的市场结构。
❸对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产业,应鼓励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企业数目较多的竞争性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