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玛瑙松石鎏金龙首铜辕饰
西汉。长20厘米,口衔管径3.2厘米,颈宽3.65厘米。重0.6公斤。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藏。辕饰是冠于独辕马车辕头的饰件。此辕饰作龙首形,龙鼻扁长前伸,龙角卷曲,双唇紧闭,口衔銎管,以穿横轭。銎管上有一小销孔,用以固着横轭,龙颈中空为銎,下侧也有销孔,出土时,尚有朽木残存其中。辕饰通体鎏金,并镶嵌玛瑙和绿松石,富丽生辉。错金银鸟篆文铜壶 西汉。盛酒器。通高40厘米,口径15.7厘米,腹径18.3厘米,盖高7.4厘米。重6.5公斤。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藏。此壶小口微侈,鼓腹,圈足,上腹部饰一对铺首衔环。盖为弧面形,上有三环钮,钮间有错金(银)鸟篆文“髹盖”三字。壶口、肩、腹部宽带之上有微凸起的宽带三道分壶身为三段。肩、腹部宽带之上有错金银龙虎相斗的图案。颈部、肩部、下腹部的鸟篆文可以连读,其铭文分别是: “盖圜四叕,仪尊成壶”,“盛兄(况)盛味,於心佳都,撎於口味,充闰血肤,延寿去病”。大意是:用漆涂过的盖,盖圜而四周有纹带,牺尊形成为壶,盛况又兼有美味,心里真舒服,一心想着那珍贵的饭菜,可口的,使人气血充足皮肉胖白,既活得长命,又免病灾。此壶之鸟篆及图案纹饰皆以金银双线勾勒,金线为主,银线为辅,异常精巧美观,显示了两千年前中国劳动人民金属细工方面的卓越成就。现存鸟篆铭文的铜器多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蔡、宋等国遗物。西汉初期的鸟篆文铜器,以前尚未发现,故此墓所出之壶,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