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崖山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崖山之战

 南宋灭亡后,原宰相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拥宋朝皇子广王赵昰和益王赵昺逃至福州。1276年五月,拥立赵昺作小皇帝,图谋抗元复宋。南宋右丞相文天祥被元兵押解北上,中途逃脱。七月间,文天祥号召各地起兵,夺取江西。忽必烈命塔出等领兵自江西进攻福建、广东等地;董文炳沿海南下,漳州、泉州、福州、广州相继投降。张世杰、陆秀夫等拥赵昰乘船至湖州在海上流亡。1277年四月,文天祥部自梅州(今广东梅县)进入江西,攻下雩都(今江西于都)、兴国(今江西兴国)。元江西宣慰使李恒部进攻兴国。文天祥败走南岭中。次年四月,赵昰病死于碙州(今广东吴川南海中)。张世杰、陆秀夫又拥立赵昺。六月间逃至海中的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作为最后的据点。忽必烈任命张弘范为蒙汉军元帅,领大兵进讨。张弘范以弟弘正为先锋,领舟师由海道袭文天祥驻地潮阳。文天祥军退至海丰,被张弘正追于五坡岭,生俘。张弘范把他带到崖山,叫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大义凛然地抄写了自己的旧诗《过零丁洋》以斥之。1279年正月,张弘范的水军至崖山,副帅李恒部自广州来会合,二月,大败宋军。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张世杰败走,死在海中。南宋抗元的最后一战,至此结束,南宋政权完全灭亡。
崖山之战

崖山之战

蒙元军队与宋军的最后一次决战。祥兴元年 (1279) 底,宋朝廷已退至广东一隅,各战场均告失利,宋将张世杰部退守崖山,宋廷也随之徙营崖州。崖州 (今广东新会附近) 为珠江出海口之一,是天然良港,十分便于舟师行动,张世杰认为“崖山乃海中之山,两山相对延袤,中一衣带水,山口如门” ( 《文山全集》卷16),可以凭险扼守,于是将大军屯驻在那里,大造行宫和军营。祥兴二年,元将张弘范、李恒自陆路、海洋两面夹攻崖山,张世杰怕兵士久屯海洋,军心动摇,于是放弃出海口,准备死守崖山大寨,与元军进行大决战。他指挥将士“焚行朝草市,结大舶千艘余,作一字阵碇海中,中胪外舳,贯以大索” ( 《宋纪事本末》卷108)。立为城郭模样,使宋帝赵昰居住城中。元将张弘范先以舟师击溃宋水师,又出奇兵切断崖山汲樵之路,将崖山大营紧紧围住,这给宋军造成了极大困难。宋兵无水下炊,只得啃干粮,口渴了也只能饮海水,“水咸,饮即呕泄”,战斗力受到极大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又需与元兵日夜战斗,十分窘迫。宋主帅作战只讲究坚守死战的原方针,不肯做适时的调整,实际是在坐等被歼。双方相持月余,此年二月初六日,元军发起总攻击,张弘范先以部分兵力猛烈攻击宋大营,而以部分军力埋伏备战。张世杰率部下殊死搏战才得守住营垒,至日中,海潮上涌,张弘范下令军中奏乐,张世杰等人以为元军在宴饮,没有戒备,元舟师却自南边突然攻上来,宋营受到两面的夹击,军士们再也无体力作战,舟师首先受到重创。张世杰指挥精锐退守中军,其余宋军多向蒙元军投降。蒙元军直捣中军。“会日暮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 (同上)。宋军崩溃,陆秀夫在最后时刻背负皇帝投水自寐,张世杰领残兵败将逃到大洋中。崖山之战的最后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宋最后一支有组织、在宋廷直接控制下的军队被彻底歼灭,宋也宣告彻底灭亡。

☚ 合州之战   徐达常遇春北伐 ☛

崖山之战ya shan zhi zhan

the Battle of Yashan (which marked the fall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