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崔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崔护

崔护

文学故事人物。唐博陵(今河北定县)人。一次路过秦川,因口渴向女子叶蓁儿乞水,相互产生爱情。崔次年来访,恰逢蓁儿外出,崔怅然题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蓁儿回家,见诗伤感而死。崔再度来访,抚尸痛哭,蓁儿复生,遂结为夫妇。明杂剧有孟称舜《桃花人面》(又名《桃源三访》),清杂剧有舒位《人面桃花》、曹锡黼《桃花吟》皆写此题材,均存。近代戏曲亦有同一题材作品。宋元话本有《崔护觅水》。《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载《警世通言》)曾以此故事作为“入话”。按,唐有诗人崔护,字殷功,博陵人。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年少时曾作《题都城南庄》诗, “人面桃花”故事即据此铺衍而成。

☚ 刘晨、阮肇   陈妙常 ☛

崔护?—?

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唐代诗人。贞元十二年进士。大和三年,由京兆尹出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全唐诗》录存其诗《题都城南庄》等六首。
索引:崔护,殷功。

崔护

 

〔唐〕孟


 博陵崔护①,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②,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③,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崔亦睠盼而归④。 尔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秖今何处去⑤,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⑥,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特大哭。
 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 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⑦。

 
 【注释】 ①博陵: 郡名,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崔护: 博陵人,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全唐诗》有诗六首,少年时,曾作《题都城南庄》诗,即为本文所本。②一亩之宫:庄院围墙范围有一亩地大小。宫:房屋、住宅。③意属殊厚: 对崔护显得特别有情意。④睠盼:恋恋不舍之意。睠,同“眷”。⑤秖: 同“祇”,“只”。⑥吾女笄 (ji鸡): 我女儿已成年。 笄: 簪子, 古代女子到十五岁要盘发插簪,表示成年,可以婚嫁。⑦ 归之: 嫁给崔护。古代女子出嫁曰“归”。
 
 【赏析】 本篇选自《本事诗》。《本事诗》一卷,笔记,孟棨撰,记唐人诗歌的本事,保存了不少唐代诗人的轶事。孟棨,字初中,晚唐时人。
 本文因崔护《题都城南庄》诗的本事衍变而成,一切均以此诗为契机、为转合。开篇崔护寻春,有女独倚小桃; 崔护 “睠盼而归”,又有情诗题扉; 诗因女而生,女因诗而亡。故事虽有发展,但文中语义多以这首美妙的诗篇为中心指向。“情不可抑”,方有左扉题诗;诗不可忘,方有先死后生。诗是全文的缘起,又为全文的核心。“人面桃花相映红”与“桃花依旧笑春风”,其本身就叙述了一个悲惋而又美丽的故事。这是崔护当时题诗之际感情澎湃的最好写照,也是全文发展的一个中转环节,又为全文定下了基调。这之前,有去年“人面”; 这之后,仅今日“桃花”。“酒渴求饮”与 “以女归之”相对; “情不可抑”同“须臾开目” 相映。情之所系,佳诗题扉.诗之所系,痴女生死。文因诗而盛,诗就文尤显。诗文互补,相得益彰。
 小说的结构中心环节为诗,此见笔者苦心。诗控文之首尾,也露作者灵秀。全文拈着一个奇一个巧,层次错落有致,整体结构又显波澜,仿佛通向乐园的小道,花可见不可近,路可望不可尽。有蜿蜒如蛇之文气,无众生陡立之峻岭。虽属短篇,仍一波三顿,一弯三曲。崔护睠盼却不复至,此为一奇; 及来岁却又“情不可抑,径往寻之”。一个“径”字生动地揭示了崔护的炽烈心态,此为二奇; 题诗之后竟隔数日方“复往寻之”,此为三奇; 老父出,带来其女因情而绝的消息,此为四奇。文章至此戛然中断,没有明显的悬念,却造成审美心理上的断裂,左右徬徨,读者难解“桃花依旧笑春风”其中况味。这之后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等待大家: 崔恸,女醒; “父大喜”,“女归之”。此种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文化喜剧心理的结局,使全文的情调上升达至明快,气韵在求得生动之后趋于平稳。在全文曲折有致、奇巧相间的情节发展中,《题都城南庄》诗不仅起了转合的作用,而且以自身的一气呵成、淋漓尽致使全文首尾相联而又贯通。小说的结构因此丝丝紧扣而又生动流畅。

古典小说《崔护 》全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崔护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官,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崔护》选自《本事诗·情感第一》、《本事诗》系晚唐孟棨作。所记多为唐代诗人的本事,分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征异、征咎、嘲戏七类,但亦多附会之说。作者自序云:“其间触事兴咏,尤所钟情,不有发挥,孰明厥义,因采为本事诗。……”由此可见,作者写作的目的在于发挥阐明诗歌的主旨。
 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省定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大略知道他生活于贞元、元和年间,约与白居易等同时,官至节度使,今存七绝二首。其中《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即爱情故事《崔护》的所本。
 《崔护》是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文中写崔护寻春独行,遇青年女子,一见钟情,衷心相爱。作品着力描写了这种真挚爱情的巨大力量。青年女子因情断而气绝,又因情达而复苏,经历了由生而死又由死而生、终于和崔护成为佳偶的过程。
 《崔护》叙述曲折委婉,富于情趣。如写崔护寻春求酒,为女子的“妖姿媚态”所吸引,“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这便表现出女子风流而不冶荡,多情而不轻浮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写崔护自身条件“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是第一层。写他从渴酒到渴色,乃至按捺不住内心感情的波澜是第二层。“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又进一层。作品把崔护自尊心受挫的心态十分自然地推出来。又如写崔护来岁清明重访故地,题诗门上,略去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女子的行动,也未正面叙述女子对题诗的态度。而当故事行将收尾,由她父亲的话来加以补足。这样,既避免了描写的平铺直叙,又衔接前文,把女子含蕴不吐的深情伺机宣泄出来。再如写崔护第三次来到都城南访求女子,作者安排老父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这种突然的变化,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也表现出叙述曲折的特点。
 《崔护》还具有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的意境美。这主要表现在“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独倚小桃斜柯伫立”等描写中。恬静优美的环境烘托着男女主人公彼此相爱的真情,也有助于读者加深对《题都城南庄》诗意的理解。
 这则故事之所以动人,关键在崔护这首《题都城南庄》诗的成功。它起着沟通男女之间美好恋情的媒介作用,也使前后情节增色。
 《本事诗》崔护的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绿窗新话》卷上有《崔护觅水逢女子》,此女子在元曲中系姓谢名菊英。《醉翁谈录》传奇类有《崔护觅水》名目,当即此事。诸宫调,宋元杂剧、明清传奇均演此事。现代戏曲舞台仍搬演这个故事,如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优秀剧目《人面桃花》即是。

《崔护》全文和鉴赏 - 古代微型小说 - 可可诗词网

崔护

 

·孟棨·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氏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尔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父老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惧,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选自《本事诗》〕

●●
 这是个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少女为她所钟情的人相思而死;而一旦有情人出现在身边时,她又死而复活。这是多么坚贞、深厚、可贵的感情。它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强调男女双方精神情感上的契合与忠贞,把它看作是比肉体生命的存在更有价值的内容,赋予自由爱情以纯真、崇高的意义。
 作品写作上的显著特色是用浪漫主义的方法,所谓浪漫主义,也就是理想主义。它要表达爱情的精神价值取向,表现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因而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幽会密约,离合悲欢上,不能仅靠写实的描写。作品在结尾部分写道,崔护次年某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其父告之曰,其女“不幸而殒”,“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之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像这样的情节,它并不是前边情节的“现实”的发展的结果,并不是生活中实有的情形的艺术概括,而是根据表达作者的意愿、理想的需要,从作者的强烈的主体意识中想象出来的,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深化了题材的意义,它把前边那个一见钟情的爱情升华为超生死,忘物成的崇高精神主体,把爱情变成为一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东西。这种永恒不变的,超出肉体存在之上的爱情,才是作者创作的根本主旨。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超脱庸俗的脂粉气,而具有清新、纯真、雅洁的风格。
 作品的心理刻画也非常生动,作品中的那位少女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得力于传神的心理描写。这种描写不是采取直接的,像西方小说中通常使用的办法;而是采取间接的,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情态或者通过别人的反映,去表现内心活动的方法。它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玩味的余地。
 崔护第一次与少女见面,是在这样的情形中开始的,崔护“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自门隙窥”,从门缝里偷看。这个动作表现出少女胆小、犹豫、警惕的心情。崔护“以姓氏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于是,“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这里一连写五个动作,简洁的语言,表明动作的明快,表现少女喜悦,热情,彬彬有礼的心态。“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少女不站在屋里,而是缓步走到花丛里,莫非是在回避?可是,却又斜倚一枝小桃,凝神伫立,面含微笑,“意属殊厚”。透过如此的姿态、神情、动作,人们不难理解情窦初开的少女此时此刻的心态,她既羞涩又欣喜,既想掩饰自己,而心头又时时泛起春潮。她那充满幸福的脸像桃花一样红,她久久伫立在那里,仿佛时间都已凝固。崔护“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表现出少女郑重,规矩的心态。她只以眉目传情,将无限情意蕴含在秋波之中,并不轻佻、任性、随便允诺。“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临别,依依不舍的心情,仍是借目光传送,她脉脉含情,但忧郁伤感,相聚的时光是那样的短暂,以后又待如何呢?
 往后的故事,作者采取追叙的方法,通过少女父亲的表白,写出少女的死因。“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这节文字,也以心理刻画见长。用神色“恍惚”显现少女内心的烦闷,充满失落感,这是单相思者常有的心情。一年未见情人面,“人面不知何处去”,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呢?这不是十分令人痛苦的问题吗?后来她读到崔护写在门上的“人面桃花”诗,但依然不知情人在那里,这就更加重少女内心的痛苦。读诗,而生病,而绝食死去,这是一种多么深沉、热烈、真挚而又痛苦的爱情。
 小说《崔护》是一曲忠贞的纯洁的热烈的爱情颂歌。元人白仁甫、尚仲贤曾以此作品为题材写过杂剧《崔护谒浆》。现代戏剧家欧阳予倩也以此改写过戏剧《人面桃花》,足见其艺术价值及思想价值。

崔护 - 可可诗词网

崔护

唐人作诗,意细法密。如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后改为“人面只今何处在”,以有“今”字,则前后交付明白,重字不惜也。(吴乔《围炉诗话》)

崔护

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县)人。贞元十二年(796)登进士第。大和三年(829),由京兆尹出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以《题都城南庄》最著名。

崔护

崔护?—?Cui Hu

唐代诗人,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县)人,贞元二十一年(785)及第,曾作过岭南节度使。《全唐诗》存其诗六首。崔护善写田园诗,刻划细腻,自然宛转,最为著名的是《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用浅近如话的民歌语言,描写作者的一段旧情,惆怅而不低沉,将诗人的微妙的心理和盘托出,情境宛然,十分动人,是传诵的名篇。旧小说中还由此生发出他与农家女的哀婉感人的爱情故事。

☚ 杨巨源   王驾 ☛

崔护Cui Hu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Writing at the South Village of the Capital,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