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崇政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崇政院 崇政院官署名。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国置。元代亦置。五代时掌中枢机要以出纳帝命,元代掌皇后宫事务。《旧五代史·职官志》: “梁开平元年 (公元907年),五月,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始命敬翔为院使,仍置判官1人,自后改置副使1人。二年,十一月,置崇政院直学士2员,选有政术文学者为之。其后又改为直崇政院。后唐同光元年 (公元923年),十月,崇政院依旧为枢密院,命宰臣郭崇韬兼枢密使,亦置直院1人。晋天福四年 (公元939年),四月,以枢密副使张从恩为宣徽使,权废枢密院故也……。” 元代亦置崇政院。《元史·百官志》: “资政院。至元六年 (公元1269年),十二月,中书省奉旨为完者忽都皇后置资政院,正二品。院使6员,同知、佥院、同佥、院判各2员。首领官: 经历、都事各1员,管勾、照磨各1员。将昭功万户府司属,除已罢缮工司外,集庆路钱粮并入,有司每年验数,拨付资政院。其余司属,并付资政院领之。自后正宫皇后崩,册立完者忽都为皇后,改置崇政院。” ☚ 崇文馆 崇文院 ☛ 崇政院见“枢密院”。 崇政院官署名。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改唐枢密院为崇政院,《文献通考·职官十二》“枢密使”条说:“梁革唐世宦官之弊,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其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命敬翔为使,始更用士人,备顾问参谋议于中则有之,未始专行事于外也。”崇政院初置时设使、判官各一人,旋改判官为副使。次年,置崇政院直学士二人,选有政术、文学者为之,其后又改为直崇政院。唐代枢密使以宦者充任,无公署,无官属,崇政院使则以士人充任,有公署,有官属,名为出纳王命,实际上是决策机关。至后唐又改为“枢密院”,参见该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