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崇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崇山❶高山。《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嵷崔巍。” 崇山崇山跟人们一样: 愈高愈陡,命运愈险, 通往顶点的崎岖小路 也就袅如断线。 乌云降落到山脊上, 久久辨不清山尖, 悬崖蒙着一层坚冰—— 这冰似乎永世不变。 那里的风与山下的不同, 那里有轰鸣,也有回响的号叫, 那里划破天穹的闪电 有如马刀疯狂砍杀时的呼啸。 但是崇山并不胆怯,——果敢 远远压倒苍白的雪顶, 须知东升旭日的光辉 会最早向它们致敬。 人的命运也象崇山一样: 愈高愈阽危,愈艰险, 攀登意味着担惊受怕—— 大雷雨呼啸于山巅…… 我说的高不是指头衔和职位, 是的,不是指位高权重, 那样的伟大并不久长, 我说的是崇山峻岭。 即使高尚的灵魂也不可能 永远眼亮心明…… 有时也会忧心忡忡, 有时也会疑虑重重。 时代的狂风暴雨 会使它遭受更大的打击…… 然而毕竟啊毕竟, 朝霞会首先在它头上升起! 大雷雨不会去袭击土墩, 头上不会永远笼罩着乌云…… 不要抱怨什么,我的朋友, 伟大而高尚的人! (王守仁 译) 《崇山》是一首充满阳刚之气,洋溢着火红青春的攀登者之歌。作者站在时代思想的前列,写出了当代人崇高阔大的人生境界,激励人们在生活道路上奋进、拼搏、冲杀、向上,排除一切人生险阻, 向着朝霞升起的崇山进军。 《崇山》一诗最突出的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英国十九世纪的批评家卡莱尔曾说:“一个真正的象征永远具有无限的赋形和启示,无论这赋形和启示的清晰和直接的程度如何,这无限是被用去和有限融混在一起,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不但遥遥可望,并且要在那儿可即的。”即是说象征是借有形寓无形,借有限表无限,是事物的影射和相互借喻,它适用形象思维,千方百计地将抽象的思维概念用具体的可感知的形式表达出来,使读者在文字的直接意义后面去追寻潜在意义。诗篇用“崇山”象征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它写出了光辉的顶点和通往顶点的道路,到达顶点所面临的风云的痛苦和沐浴朝晖的幸福。诗中的这四个层次,闪烁着理性境界的光辉: 其一,崇山的巍峨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位高权重,不是物质财富的占有,它象征的是思想、事业、创造、奋斗和人的精神境界应该达到的目标。 其二,通往顶点的崎岖小路“袅如断线”,诗篇虽未明确指出攀登的过程就是人生光辉的一部分,但却充分意识到攀登的艰险, 诗的基调充满了豪迈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其三,以积极入世的奋发图强正面否定了怯懦、遁世,否定了“树大招风”俗谚中所包含的苟安和独善其身。但作者并不因此美化勇敢的攀登者, “即使高尚的灵魂也不可能/永远眼亮心明”,这里没有一丝欺骗和神化自己愚弄别人。 其四,光辉的顶点不是海市蜃楼,历尽千难万险之后是可以抵达的。 总之,这是一首蓬勃进取的高亢的歌,它没有虚饰、没有欺瞒地写出了人生价值的崇高美。它像一只吹响的嘹亮的号角,激励我们手拉手地去攀登有冰雪、风啸、闪电、暴雨的崇山峻岭,去迎接“东升旭日的光辉”。 (董小玉) 崇山借指谪贬之地。唐杜牧《见宋拾遗题名处感而成诗》: “怜君更抱重泉恨,不见崇山谪去时。” 崇山chóng shān山名。相传为帝舜放逐驩兜之处。《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孔颖达疏:“盖在衡岭之南也。”据王夫之《孟子稗疏》、王鸣盛《蛾术篇》卷四六,当在唐驩州境内,泗城之南(今广西凌云县和石林县一带)。旧说或谓在今湖南大庸县境,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及《通典·州郡十三》。《九叹·远游》:“旋车逝于崇山兮。”王逸注:“崇山,驩兜所放山也。” 崇山 崇山狄山的异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山海经》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 ☚ 岭峤 云来 ☛ 狄山【同义】总目录 崇山狄山 高大 高大杰(杰大) 尨 骏 岸(伟~) 崇(~山;崇大;崇峻;~高;嵩崇) 倬(~立) 巍(巍昂;巍奕;巍峨;巍崇) 崔 褒 葆(葆大)魋颀大 颀硕 穹峻 嵩峻 高壮高密 高名 豪王 森拱 曾闳 凭隆 隆厚 隐阿 魁颀 岿嵬 嵚崟 登闳 岩岩(泰山~) 磊磊 另见:︱矮小 ☚ 胀大 宏大 ☛ 高山 高山峤 高丘 高岑 高麓 崇山 穹崇 乔岳 遐岳 阳岳 鹤峤 飞岑 岩岑 峻岑 岑岭 穹岭 曾岭 危岭 峻峗 穷岫 天阻 重天 重基 崖壁 崔嵬 ☚ 山峦 山岭 ☛ 崇山chóng shān《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藁本(1)。地名。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另说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 崇山确址待考。疑在今广东境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