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善碑辽代碑刻。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幸福之路乡乌苏图山前,1980年发现。碑额仅存27字。碑身两面均刻汉文,楷书,字体工正。内容都是人名,在人名中列有庄寨等地名。文字从上到下分为四段,段与段之间留有间隔。每段行数和字数不等。第一段共37行653字;第二段共30行682字;第三段共43行786字;第四段共44行721字。人名中男女都有,有夫妻、父子、祖孙、兄弟同列者。有僧尼、殿直、督监、校尉等官职。多数是汉人,间有少数契丹人。除州、庄、寨地名外,还有反映社会分工和职能的名称,如六院司、八作司、粮谷务、柳作务等。碑额残文中有“崇善”字样,或许为某种善举而树立的。碑文真实地反映出这一时期辽代的生产、生活、社会结构、被俘汉人的身份地位等许多问题,是辽代封建庄园性质的一个缩影。为研究辽代社会经济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