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路xiá lù峡谷中的道路或航道。刘沧《送友人游蜀》:心期万里无劳倦,古石苍苔峡路清。韦应物《答令狐侍郎》: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 山路 山路峤(峤道;峤路) 岭 山道(~弯弯) 关陆 阁道,由石级组成的山道:隥道 山北的路:阴道 石砌的山路:石道 山间的石路:石径 石迳 登山的石路:磴道 可供攀登的山间小道:嶝(嶝道) 高山上的道路:霄途 霞路 云路 云途云塗 高山上的小路:霄路 高山石路:霞梯 云遮雾障的高山小径:霞径 山谷间的道路:谷道 峡谷间的道路或航道:峡路 山间小路:山径 谿径 谿路 山间南北向的小路:阡 山腰小道:阪 山间曲折回旋的路:盘道 环绕山峰筑的盘山公路:抱山公路 盘旋的山路:云髻 险峻的山路:危径 危迳 险峻陡峭的山道:连云梯 险绝的山路:蚕丛鸟道 险峻狭窄的山路:陂陇 鸟道(蚕丛~)鸟路 鸟径 鸟途 狭险曲折的山路:鸟道羊肠 (山间的道路:山路)
另见:跋涉 难行 ☚ 田间道路 僻径 ☛ 峡路宋路名。又称峡西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 分西川路置。治所在兴元府 (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约当今平武、梓潼、蓬安、垫江、壁山、江津以东,湖北建始、鹤峰以西,陕西留坝、佛坪、镇巴以南以西及甘肃文县。太平兴国六年(981年) 与西川路重并为川峡路。 峡路峡谷中的道路或航道。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蜀之三峡,河之三门,南越之恶谿……皆险绝之所, 自有本处人为篙工。大抵峡路峻急,故曰:‘朝发白帝,幕彻江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