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真伪
对岳飞《满江红》词提出怀疑始于现代的余嘉锡,理由是此词不见宋元人载籍,亦为岳飞子孙所编《金陀粹编》和《鄂王家集》阙如,它最早见于明嘉靖年间徐阶所编《岳武穆遗文》,原据弘治年间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不知赵宽何所据,故可疑。六十年代夏承焘发挥此说,更从地理知识方面指出“踏破贺兰山缺”之可疑处,并推论乃明弘治年间人托拟之作。此说在当时反响极大,曾在报刊上展开争论。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台、港有关文章的交流与介绍,学术界再度对此展开讨论。台湾有学者从此词的内容(自己歌颂自己)与风格方面(与《小重山》有别)求得内证以辨其伪;但有人对此论予以驳斥,认为此词内容与岳飞事迹合,说明是表达真情实感,与《小重山》风格有异,是因创作背景有别;还有人从《磁县县志》发现了新材料、磁县境内有岳城及贺兰山,岳飞曾驻兵于此,可见词中所叙情事符合岳飞实际,词非伪托。国内学者对辨伪者之理由亦多予驳辨,认为宋词不见于宋元人载籍而见于明清载籍者甚多,不能因此说它是伪作;还有人举河南汤阴县岳庙《满江红》词碑以证其真;至于“贺兰山”之疑,乃泛指而非实指。争论虽未结束,但意见渐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