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岳阳文庙大成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岳阳文庙大成殿 岳阳文庙大成殿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郭亮街 (旧称翰林街)学道岭。北宋庆历六年 (1046) 巴陵郡守滕子京奉敕迁建于此,名岳阳学宫。据史志载,自宋以来,该殿虽屡经重修,未见彻底重建的明确纪录。明正德十年(1515) “庙视昔加高,材良而制美”,其上部结构可能有所加高。清顺治十一年 (1654) “革故构新,工半于创”。乾隆八年(1743) “大修正殿”,可能有所变动。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形制齐备,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后渐圮废。1981年维修。1990、2003年大修。198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经历代多次改建,但主要构架用材粗放硕大,仍保留早期做法,可能是湖南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厢房等组成。大成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宽28.17米,进深三间,计19.74米,带前廊,殿高约16米。外用石柱24根,内木柱14根,最粗柱径0.66米,略呈梭形,下置莲瓣柱础,上垫樟木鼓形木櫍; 前后明栿,下置木枋,中垫大型如意形撑拱,栿枋皆作琴面,颇具宋代建筑特征,为湖南现存古建中少见。重檐歇山顶,举析明显,翼角起翘平缓,造型舒展大方,亦具宋建风格。天花以上及梢间为穿斗式构架,较为简陋; 上檐如意斗拱上置五踩斗拱,较为特殊; 下檐出挑梁承于方形石檐柱上,不作柱头斗拱,仅在额枋上置斗拱两攒,装饰点缀而已; 殿内梁枋及藻井天花留有彩画及盘龙戏凤等图案,存多种手法,反映在宋构基础上经明清重修改建特点,在南方也属可贵遗物。 ☚ 安化梅城文庙武庙 湘阴文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